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山西省沁水县人社局帮扶塘坪村脱贫攻坚纪实

2020-11-27 10:52: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2020年的塘坪村委办公楼旧貌变新颜





村民在新楼村委开会   产业带动贫困户现场分红






整洁干净的塘坪村新路

 

 中国社会新闻社讯:(艾森新闻网www.isen.xin首席记者肖业千通讯员柴颢 刁会民)“一个不落”是这几天刚刚播放的讲述“扶贫帮扶工作队帮助贫困村解决矛盾纠纷,一个不落地带领村民走向致富道路”的故事电影的名字。对于沁水县人社局领导干部来说,从2015年到2020年,他们一直是这么做的。六年多来,一个有着三分之一贫困户的小山村成功甩掉省级贫困村帽子,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1882元。


心系人民 不改初心

“听说塘坪的小米收了,品质好,能不能帮我带点儿?”“给我带些土鸡蛋吧!”人社局驻塘坪村的工作队员们都成了“土特产代卖网红”,今年以来接到了不少诸如此类的订单,塘坪村的老百姓们也因此受益。
“我们这儿的小米现在销得可好了,光今年工作队就帮我们销售了好几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月龙说,以前村民光种粮食自己吃,卖不出去,也没啥收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现在咱山里的小米、土鸡蛋在外面打出了名气,好多城里人抢着买,俺村好多人都靠这个挣钱了。”

塘坪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原先没有任何产业,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民们靠种地为生,经济收入有限,生活十分困难。全村共有127户391人,其中贫困户45户134人,占了三分之一。     
人社局干部自2015年成立扶贫工作队驻村塘坪,每年局里都会选派一名局领导和两名优秀职工作为工作队队员,负责塘坪村的帮扶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换人不换真心,经过一批又一批工作队的不懈努力,塘坪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5600元到2019年1188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8年底45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几年来,人社局连续开展“送政策送温暖”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政策宣讲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技能培训活动,另外,还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18万元、职工捐款10万元一并用于塘坪村的帮扶工作,每年自己出钱或者助力消费扶贫超过5万元,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与塘坪村民同心共力,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

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扶贫工作最根本的任务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帮扶工作队结合塘坪村实际,先后开发了八个项目,积极引导贫困户加入,创新“村集体+产业+贫困户”模式。在扩大村产业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工作队通过入户调查,摸清塘坪村45个贫困户的现状,根据其年龄结构、技能特长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种植养殖业等项目。先后共投入扶贫资金180多万元,发展了七大产业和一个项目: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润田农庄、山西加地利有机肥料厂、永福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兴旺养殖场、高联社养猪场、金辰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每个贫困户每年可从中获得分红1500余元,村集体收益也超过5万元,参与打工的贫困户每年另有工资性收入约2万元,其中高联社是脱贫户,2019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办了养猪场,存栏500头猪,年收入超过20万元,成为了创业致富带头人。这些产业不仅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还带动了整个塘坪村甚至周边村的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热情,提高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经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村集体经济终于在2017年破“零”,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9万元,实现了稳步且快速的增长。
为了发展壮大这些产业,在市场经济下变大变强,使其能长久稳定的为村里创收,人社局动员全体职工通过网络宣传、微信群广告、设立固定销售点、联系所需单位进行促销等方式,促进产品的销量,每年助销超过5万元。

以基础党建促进脱贫攻坚

村里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2014年的塘坪村,村委干部们慵懒散,工作能拖就拖,他们并不看好驻村帮扶队的工作:“都是形式主义,过几天就走了,县城里来的人,能有几个受得住农村的苦,就是瞎折腾。”工作队员耐下性子,决定用行动证明一切,自带粮食、被褥,吃住都在村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理论思想,请专业的党课老师来为村民们宣讲,和村支两委、党员、村民代表交心座谈。
此外,结合人社部门工作职能,为村民们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等相关政策,并为他们代办养老、医疗保险的申领、报销等。工作队员们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了老百姓,大家开始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了,两委班子的思想觉悟提高了:“你们真是来帮助我们脱贫致富的,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一起努力吧!”
2017年塘坪村村委驻地办公楼房倒塌,这对于脱贫重任在肩的工作队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队员们平日里吃住、办公都在这危房里,所幸房屋坍塌时队员们都外出办事,才幸免于难。没有了办公楼,工作队吃住都成了问题,村里的老戏台成了临时的“办公场所”。寒风瑟瑟的冬天,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只能在这露天的老戏台上开会、学习。办公场所重建工作迫在眉睫,经过多方协调,筹集资金90余万元,历时近一年,完成了塘坪村党支部、老年活动中心、高标准村级医疗卫生所等场所的重建、院内地面硬化、环境美化等一系列工作,办公楼竣工后人社局向其捐赠办公桌椅40套价值10万元。

以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全面发展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2015年,驻村工作队第一次到塘坪,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破烂失修的村级活动场所、极不方便的饮用水,迷茫而无助的村民,这是大家对塘坪村的第一印象。
桩桩件件,扶贫工作队员心忧在怀,逐个摆上了日程表。经过队员们的一番讨论,扶贫工作就先从修路迈开第一步,说干就干,经过与县里相关部门协调,筹资300多万元,对塘坪至县乡段7.7公里道路进行修建。一年过后,一条崭新的柏油路从县乡主干道直通到了塘坪村,村民出行方便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村里一改往日的“死气沉沉”,取而代之的是日新月异的“满满活力”。这条普通的柏油路不仅是老百姓的致富路,更是促使他们走出家门接受新生事物的“开心路”。
路修好了,还存在“饮水难”这一大问题。塘坪村地理位置特殊,由5个自然村组成,分别存在着饮水管道老化、水源缺失、蓄水池破漏等问题。为了让村民们喝上干净水,工作队先后争取上级水利资金40万元,逐年对塘坪村5个自然庄村民饮水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2个蓄水池,既解决了村民用水难题,同时也保障了几个养殖产业场地的供水问题。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的一年,有83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进行培训并领了证,安装亮化工程太阳能路灯170盏,投入超过50万元进行煤层气入户安装工程,墙体改造2000平方米。
如今的塘坪村,日渐日新,整洁的办工环境,各种资料归档齐全,村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群众的需求逐一得到了解决,驻村工作队的成员们已然成为了村里的一份子。2017年,塘坪村被沁水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2018年,塘坪村被中共土沃乡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沁水县委、人民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度、2019年度人社局工作队连续两年获得“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荣誉称号;2020年全县脱贫攻坚现场会在塘坪村观摩。
帮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工作队队员,他们深知“一个不落”,收入提高“一个不落”、帮扶助力“一个不落”,唯有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抓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加以解决,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城镇乡村才能携手共奔小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张志国ISEN271120A110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