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巨野县:“四个一”工作法,创新光伏运维模式
2021-10-21 14:56:03 信息来源:山东新媒体中心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中国社会新闻社(www.isen.xin首席记者 刘玉国)山东巨野报道。光伏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精准战略,“光伏+扶贫”,“光伏+农业”等模式已在各地成功铺开,在不占用有效资源的情况下,使闲置的公共设施、房顶屋面等得到了充分利用,扩宽了向空间要效益的局面,并能够连续产生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新旧动能转换的紧密结合,是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脱离贫困的有效途径。
随着并网发电的运行,发现好多乡镇存在重建轻管现象,这些分散在各村的光伏项目陆续出现问题,由于项目分散,管理跟不上,没有专业运维工具、项目故障频出,发电量逐渐减少,预期收益不断下降,一个时期最多下降了30%还多。这样下去,意味着贫困户们分得的红利越来越少,而党和国家的扶贫资金也意味着将无法正常发挥效益,同样是10千瓦的发电站,同等天气条件下为什么发电量不一样(相差20-40%),为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巩固脱贫成果,保障光伏扶贫项目的扶贫效果,永丰街道办创新扶贫模式,通过整合扶贫资金、投放扶贫小额贷款等方式,积极鼓励引导包扶单位、企业、社会各界参与光伏扶贫。并突出让利于民,实行微利化经营,坚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让企业可承受,项目可操作。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借光”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现了政府、企业和贫困户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通过与专业管理团队(中泰光伏托管)合作,依托大数据、云互联将村级扶贫光伏电站委托运营管理及维护,通过调度室大屏幕实时监控各个电站的运行情况及发电数据,最大限度减少发电损失,及时消除安全与消防隐患,切实保障扶贫资金的回报收益。托管模式的主要优势:资产兜底托管、资产安全托管、运维全业务托管、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投保资产险与第三者人身保险。对此典型经验,人民日报、中国扶贫网、半月谈网、中国社会新闻网、省、市、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托管运维扶贫光伏资产达到5个多亿。通过“四个一”工作法,创新了光伏运维模式。
1、全天候监控模式。
利用电站前端安装的高性能采集器系统,对每个托管电站的运行情况实施全天24小时监测。其中包括:电站的位置天气、灰尘覆盖量、实时发电量、运行时间、设备温度、线路载荷等数据。当电站出现运行异常时,系统会自动报警,监控调度人员第一时间通知专业人员出勤抢修并给出相应信息指导。基本做到了一般性的故障原则上1.5小时内解决,难度较大的故障原则上3小时内解决。
2、大数据分析模式。
一是同量对比。即通过对装机容量相同的电站在同一时间段发电量进行对比,筛选出发电量较低的电站,查明原因,及时维护;二是同月对比。即通过对同一个电站去年和今年的月发电量对比,找出差别较大的电站,查明原因,及时维护;三是全年对比。即通过对同一个电站去年和今年的年发电量对比,找出差别较大的电站,查明原因,及时维护。
3、全方位服务模式。
1、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定期巡查、及时抢修、清洗除尘等作业,保障电站持续稳定运行。2、通过对托管电站交纳资产保险和第三者人身保险,保证电站资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为客户解除后顾之忧。3、通过实行代结算模式,为客户减免了繁杂的结算手续,使电费结算迅速及时,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
4、时时互动模式。
通过建立专门的微信平台群,和县乡扶贫办及业主时时保持信息沟通,及时发送托管的影像资料。同时,每周一发送上周《各镇区一周发电量数据报表》,每月初发送上月《各镇区xx月发电量数据报表》。
以上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电站的安全稳定,保障了扶贫资金的回报收益最大化。这一托管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比,托管后的发电量比托管前平均提高了20%以上。并且托管后的发电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以巨野县为例,2019年全县托管电站年发量为16563.5千瓦,2020年全县托管电站年发量为17054.4千瓦,2020年比2019年发电量增加490.9千瓦,年发电量提高了2.9%。有效地增加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光伏发电实实在在为全县扶贫工作发挥了光和热。
下一步,巨野县将逐步建立健全光伏托管工作管理机制为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创新思路,把“阳光收入”推向专业化运营管理轨道。督导监督第三方搞好运维,不但做好运维管理,对固定资产也要委托管理,使项目增收益,资产不流失,对光伏托管经验进行细化规范,使“政策化建设,专业化运行”的模式更加完善,将光伏项目取得的“阳光收入”更加厚实地装进贫困户的腰包。
中国社会新闻社【艾森网】
【www.isen.xin山东频道】
原稿来源:巨野县乡村振兴局 韩念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