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草原新城拔地起 ---内蒙古科右前旗系列报道之四

2022-08-15 12:38:52 信息来源:科右前旗宣传部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艾森网记者 戴月丽) 行走于兴安盟科右前旗新城,会看见她美丽的身姿,若用心,自会体味到她丰富的内涵和悠远的历史。草原新城的绿与净,传统而不失现代。而她之所以能够在18年里吸引众多游客汇聚于此,正是因为勤劳的人们让新城有了自己的“靓”点。她年年有新意,四季有景观。春来,梨花妩媚,桃花灼灼,想那三千亩桃花盛开时的浪漫气势;夏日,桃李飘香,稻浪起伏,还有那惊艳了新城的花草;秋天,红红的沙果挂满枝头,如孩童喜悦的脸;冬季,落雪时则是一片纯净天地,一切都返回到自然的本真。如果御风飞翔,从万米高空俯瞰科尔沁草原,壮美莫过于26784平方公里的宝格达山护卫在西北、归洮(归流河、洮儿河)两河流经全境的大美兴安盟科右前旗。

                                   底色·活力——勾画品质新城

这片沃土上,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座年轻城市,在18年的时光中生长自己的模样。

“以前这里都是荒坡荒地,小时候我家就住在这儿。”李香兰自小就生活在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原大坝沟镇)片区,她所说的那片早已消逝的家,正是现在繁华喧嚣的前旗(科右前旗)府前街,街道笔直、广场宽阔,高楼鳞次栉比。而此地,也恰是18年前兴安盟科右前旗迁建新址的起步区。

2002年,踏着时代改革脉动的兴安盟科右前旗政府新城区开始筹建,新址规划建设用地8.36平方公里,城区结构有行政区、商贸区、文教区、城东居住区、城西居住区和城南工业园区,建设定位为具有民族特点的绿化园林城市,而李香兰的家则迁到距府前街1公里外的移民新村。如今,她的新家红瓦蓝墙换了旧模样,一改过去“种农田”老套路,种上“风景”的村民们依“风景”卖“风景”,家庭收入丰盈有余。与李香兰同迁于此的村民们,一脚油门就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相连。

这看似简单的抉择背后,却有着缜密的思考与长远的规划。“这座新城一是和乌兰浩特城市很近,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稍加延伸就能满足、容易开发。二是连接城市与乡村,集聚发展潜力,这两点让它成为我们选择的最佳区域。”时任兴安盟科右前旗建设局局长的陈好斯向“六山六水看兴安”采访组记者介绍。

从开城之初的城乡接合部,到如今以“绿色”为底色,以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转型发展核心区为目标的地理中心和生态中心,草原新城的崛起结束了盟旗市驻一地、前旗政府没有自管城区的历史。

生于斯长于斯的现任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副镇长关鹏飞回忆:当时新城就相当于一个城乡接合部,分布着6个大型工厂、5个商店和一个70年代初建成的供销社,可谓商贾云集、村民数盈于百户。名为镇,实具郡邑城郭之势。这样一个存在了几十年的聚集区想要打造成未来城市的核心区,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拓荒之旅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异常艰辛。一张“白纸”上勾画生态新城又何其艰辛。8.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800亩农田,农舍和荒地交错杂陈,很多村庄没有公路连接,遇到下雨天,“自行车都骑不进去”。

2003年初,挂牌不久的兴安盟科右前旗新城开始首发战役,机器轰鸣、工人散布,小路上猛然间铲车、挖掘机扎堆儿,垃圾搬走了、楼房建起来了、移民新区有了初态……“两河三岸、六桥三区”的城市新格局和“九纵九横”的城市主路网有了雏形。随后,旧村迁址、河道整治、污水防控等一系列整治工作陆续展开。“新城人”着眼长远、坚守底线,“一核两轴、四区六园”的总体发展思路日渐丰满,“外连内畅”创建山水宜居、生态园林、民族文化、休闲度假、宜居宜业的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

这是一场硬仗、苦仗、持久仗。水、电、气、路、通讯,中小学、办公楼、商业街、污水处理厂、兴安壹号院、纳兰雅居为代表的智慧型住宅拔地而起……

经过18年的建设,兴安盟科右前旗高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调入及相应配套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累计筹资75亿元投入城关镇建设,建成区面积由10平方公里增至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3万人增至5万人,绿化面积达624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达500万平方米,投资4710万元,实施建筑节能改造43.3万平方米。

                                       精品·底蕴——建设大美新城

自开发之初就在兴安盟科右前旗新址工作的不少工作人员,见证前旗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他们眼中,兴安盟科右前旗更像是自己的孩子,看着她一步步成长,感受她一天天变化。 从设计到施工全面负责兴安盟科右前旗新址植绿与园林建设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原园林管理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高磊,讲述了新城绿化建设的点滴。

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新城来说,建设一个容府前、市政、休闲三大广场及交通环岛、步行街为一体的中轴线景观带,是一个复杂、宏伟且亮丽的工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开局可以用“不利”来形容,开局时间竟是在2007年12月初,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恰遇天寒地冻。滴水结冰成为施工首先要解决的大难题,“打炮眼儿”“清坑槽”这些在建筑工地才能用上的词汇此时出现在造林工地上,一个树坑仅炮眼1组就需打8个,有时1组爆破不够,还需进行第2组。不能使用爆破手段的就用火烧,烧一层挖一层。就这样,100多天的时间里,园林工人们完成了2.4万立方米土方量的树坑挖掘工程任务。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将创“绿”之初“精品、精致、精细”体现得淋漓尽致,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浑然天成。

坐落在兴安盟科右前旗柳川河上的科尔沁公园(原水景公园)更是以一个高“颜值”、高“气质”的形象展现于市民的面前。河岸上栈道曲回扭转,河岸边或亭廊小榭,或景观点缀。中心广场区、老年休闲区、青年活动区、儿童娱乐区、滨湖垂钓、植物观赏区、婚庆礼仪区、水上活动等八个功能区,组成了适宜游人休闲、娱乐的动与静、刚与柔的唯美环境,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生态休闲空间,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说公园的灵魂那便是“水”,这个以“水”为核心的公园,“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

随后建设的札萨克图公园以其端庄、大气而闻名于市,一河两畔、潋滟水波,配以浓得化不开的绿,便成了休闲的好去处。植物园、圣旨金牌主题公园,还有在建设中的城中草原,给市民们一个蒙古包与高楼媲美的美景……坚持走“一半生态一半城”融合发展之路,让兴安盟科右前旗城区成为城市绿核。新城区绿化总面积约380.9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31.12平方米,高于全国园林绿地指标。“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绿化格局让一座诗意栖居的生态城市“显山露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前旗的一张亮丽名片。

                                        要素·根脉——打造产业新城

作为一座后起之秀的新城,这座城市集各种战略资源于一体、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兴安盟科右前旗新的窗口、新的封面,一流硬环境助力前旗在新一轮城市比拼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而由最初设计城区8.36平方公里到目前18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区域空间的拓展为筑巢引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兴安盟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荷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宏达压铸有限责任公司等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户,兴安盟科右前旗工业园已成为“生猪、肉羊、粮油、制糖、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大数据”八大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和引领区,加快融入全盟乃至全区产业版图,也成为兴安盟科右前旗实现新一轮赶超跨越最重要的增长极。“2007年建设之初,谁都没想到前旗会发展这么快。如今的园区有102家企业入驻。”兴安盟科右前旗政府副旗长李建民说。始于2007年建立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就秉承“开发与保护并重、建企与基础设施先行”理念,秉持“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合一的思路,创造了良好投资与人才引进环境,避免了走“只建城不立产”的死路和“先建城后立产”弯路,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及高科技人才落户。随着区域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全面展开,前旗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联动与融合发展,大力引进培育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等产业,并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而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兴安盟科右前旗又坚持“亲商亲民”理念,实施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创新跨越、生态文明优化等,中广核百万千瓦风电、中药养生文化产业园、华西希望百万头生猪养殖加工、京蒙糖业阿拉伯糖等一批引领型项目稳步实施;哈瓦无人机、双创产业园、鼎诚珠宝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初步形成了清洁能源、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教育健康养老、高新技术和现代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伊利集团健康食品产业城、天象集团科教文旅城等37个项目成功签约,协议总投资349.2亿元。2019年,招商项目落地60个,到位资金41.3亿元。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谋划储备项目342个,总投资426.2亿元,扩投资、增后劲赢得新突破。

                                        匠心·独具——构筑活力新城

一路向南,活力还在不断增强。与新址早已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科尔沁镇,虽然领导班子反复调整,但党委、政府紧盯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毅力没有变,城郊经济的先天优势得以发挥,依托两镇大棚蔬菜、高质量农业发展“风景”,以农旅文产业为支撑,两地成为兴安盟科右前旗及乌兰浩特市本地休闲度假、瓜果采摘、婚庆取景的悠然胜地。城郊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的同时,两镇农旅文产业纳入前旗全域旅游大局,五年前就已培育成为兴安盟科右前旗乡村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当年我被派到平安村当大学生村官,这里还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村庄。”在“互联网+农业”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销对接中崭露锋芒的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齐晓景,是当年利用互联网创业的负责人。深耕电商业多年的她,具有丰富的网络营销经验,通过发挥电商、物流、大数据等优势,推进当地农畜产品上行,提升地域特色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及对外流通,早已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逐梦绿色的道路上,新时代的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把绿色梦想的旗帜举得更高。在2020年3月召开的中共科右前旗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兴安盟科右前旗委首次提出“生态立城”的工作思路。这是兴安盟科右前旗委站在生态保护和城乡建设的新高度、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旗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将生态保护全面融入城市发展中,加快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启动“五河七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实施柳川河生态治理等项目,高标准启动哈萨尔主题公园建设,加快科尔沁塔拉城中草原、省道北带状公园等盟旗共建项目,做足城市“水系文章”“园林文章”“管护文章”,推进“生态立城”建设步伐,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在山水园林城市中的幸福感。

这片新绿还在延展:到2020年,生态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5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绿色不只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生态城的名片和亮点,更是无处不在的底色与根脉。

有人说,这北方的小城还能看见江南的灵秀,也有人说,这里碧绿的草坪,就像一块块绿色锦缎,平平展展,把房前道旁的空地覆盖得严严实实,不见一点裸露。城区市民的幸福感在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时序更替,筑梦前行。如今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如一幅正在缓缓展开的壮丽画卷,在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征程中昂首阔步,焕发新姿。

信息来源:科右前旗旗委宣传部
本网编辑:赵宪臣
校对:王梓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