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启外汇管制 阿根廷心急难“救火”

2019-09-03 21:56:11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金融市场持续的动荡让阿根廷总统马克里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四年前,意气风发的马克里夺得总统宝座,上任不久后便宣布取消持续了四年之久的严格的资本管制,如今时移世易,比索仿佛跌进了一个无底洞,央行出手效果甚微,不信任的情绪已经开始蔓延,不久前的大选初选恰恰证明这位对市场友好的总统正在失掉人心。正如经济学家们的分析所言,随着马克里政府的选择越来越少,很可能不得不采取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措施。

外汇管制重来

四年仿佛是一个轮回。外汇管制持续了四年,取消了四年,如今又要重新折回来了。据新华社消息称,当地时间1日,马尔里签署了一项法令,宣布将采取一系列外汇管制措施减少金融市场波动。

按照法令,自即日起至年底,阿根廷出口商应在央行规定的条件和期限内,将出口所得外汇汇至阿根廷。法令还规定在阿根廷外汇市场购买外币、贵金属及向国外转账时需提前获得相关授权。这意味着主要出口企业只有获得央行的批准,才能进入外汇市场购买外汇并向海外转移。

相比起来,个人受到的限制要低一些。阿根廷央行随后公布的声明详细介绍了具体的相关措施,其中提到不限制任何人从账户中取出美元,不过法令却限制个人每月可购买外汇或者向境外汇款的限额为1万美元。

按照阿根廷财政部长埃尔南·拉昆萨的说法,阿根廷政府采取的措施为“过渡性”措施,旨在防止未来通货膨胀、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恶化。法令中也提到,鉴于各种因素影响阿根廷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转,维持经济活动和就业水平,保护消费者。

外汇管制的苗头早已有之。8月30日,阿根廷央行便宣布,为避免缺乏资金和保障国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各大银行在分配收益前需要提前获得授权。 当时,一些经济学家便预言,阿根廷央行的政策看起来像是在重新实行资本管制,如今一语成谶。

上个月,马克里在大选初选中落败,反对派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德斯大幅领先马克里多达15百分点,一夜之间,阿根廷股、汇、债三杀。如今20多天过去了,阿根廷比索依旧没能从漩涡中抽身。路透社的报道提到,自上周三以来,阿根廷央行为了支撑比索,已经耗费了近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收效甚微,国家风险指数升至2005年以来的高位。另有数据显示,自初选落败至今,比索贬值接近25%,而自今年以来,比索的跌幅已经达到了36%。

水深火热的20天

重启外汇管制的背后有诸多无奈。1日晚,拉昆萨在接受采访时评价称,这些措施令人不舒服,但这对于避免更糟糕的情况是必要的,“它们不是一个正常国家的措施”,“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后果将是严重的”。

此前大选初选的失败仿佛打开了阿根廷的潘多拉魔盒,自那以后,比索崩盘、资本出逃、外汇失血……麻烦一波接着一波。阿根廷经济学家马蒂亚斯·卡鲁加蒂表示,自8月9日以来,阿根廷的外汇储备减少了122亿美元,约占该国外汇储备的20%。而彭博社的数据显示,如果继续以当前的速度抛售美元,阿根廷的外汇净储备可能会在几周内耗尽,目前的净储备只剩不到150亿美元。

金融市场动荡的背后,是国际投资者对于阿根廷信心的直线下降。国家风险指数的飙升恰恰可以证明这一点,据了解,该指数数值越高,则意味着阿根廷对其债权人履行义务的希望就越小。上个月中旬,阿根廷国家风险指数一度攀升到1607,达到近10年来的高点,而这一数字已经接近阿根廷2001-2002年的数据,那一年,阿根廷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最终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债务违约和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债务违约的风险本就在上升,阿根廷政府的一项举措宛如雪上加霜,直接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上周三,阿根廷财政部的一份声明提到,正在寻求重新安排IMF和私人债权人持有的570亿美元债务。其中,阿根廷计划推迟偿付70亿美元的短期债务到期本金,但会继续支付相关利息。一天之后,标普便警告阿根廷的本币和外币主权信用评级为“选择性违约”。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体,阿根廷频频亮起的红灯让人担心未来是否会因此而再度引发全球市场的震荡。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史沛然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目前,国际市场对阿根廷近期的经济表现持悲观态度,担忧阿根廷经济“故态重演”,再次走向经济危机的边缘。

马克里的双重“失败”

费尔南德斯的意外获胜和阿根廷债务违约的风险让投资者变得战战兢兢。“市场认为,费尔南德斯可能会宣布国家破产、引入资本管制,并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项新的一揽子援助计划进行谈判。简言之,市场把费尔南德斯看做民粹主义的回归。”对于当下的境况,美洲银行策略师克劳迪奥·伊里戈延如此形容道。

颇为讽刺的是,马克里当初亲手结束外汇管制,如今却又不得不将其重启。而费尔南德斯的主张便是采取外汇管制和贸易保护注意等政策,当时初选结果一出,外界便开始为阿根廷的经济前景和国际融资能力担忧。马克里来了一个大转弯。2015年12月,出身商家的马克里打败“胜利阵线”候选人肖利,当选阿根廷新一任总统,当时外界给出的评论是,这是一个世纪以来,阿根廷第一个不是激进分子、不是将军也不是贝隆主义拥趸的总统。

凭借“让我们来改变”的竞选口号登上总统职位的马克里,上任不到一周便宣布取消实施了四年的外汇管制。当时,时任阿根廷财政部长阿方索·普拉特·加伊提到,自实施外汇管制以来,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外汇储备下降了近一半,严重遏制了经济增长活力,如同“在杀死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但亲商似乎没有给阿根廷带来实际的好处。数据显示,在马克里执政的四年时间里,阿根廷GDP已经累计下降了18%,累计通胀超过150%,贫困率超过30%。马克里上任时美元对比索的汇率是9.8,但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超过50。

史沛然认为,马克里态度的转变只能证明阿根廷的经济形势无法承担自由兑换带来的压力,其根源还在于阿根廷薄弱的宏观经济基础,当然竞选压力也是马克里政府态度转移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尽快稳定国内局面,缩小民调差距。但整体来看,还是属于治标不治本的举措,毕竟机构投资者乃至在阿根廷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对阿根廷的信心正在减弱。上世纪八十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带来的是“失去的十年”,对现在的阿根廷来说,到底是“旧事重演”,抑或是“旧瓶新酒”,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