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江浙又现“卖房炒股” 机构称尚不普遍

2019-09-17 00:09:38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最近,市场上“卖房炒股”又成热门话题,但确有其事吗?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炒房”氛围浓厚的江浙地区近期确实已有不少人士将房地产套现资金投入股市。

“有类似行为的朋友太多了,他们都在做资产调配,逻辑很简单,就是大家感受到房地产调控越来越紧,且预判股票已经跌到了底部。”一位江浙资深股民对记者表示,“之前在股市配置比例比较小,现在逐渐将原先的房地产投资资金转移到股市,加大对股票的配置比例。”

“比如,有一个做大宗贸易生意的朋友,上半年卖掉位于上海的3套房子。”该资深股民对记者表示,“这些房子是2015年投资的,套现2000万元,在8月份股市上涨前,资金就已经进场了。”

据了解,除了卖房炒股,江浙企业家还存在抵押房产进入股市的情况。“他们把个人住房抵押给银行,理由是‘公司经营需要钱’,拿到抵押款后转到公司账上,再把公司的钱借出来投入股市,反正公司是自己的;或者把公司的流动资金借给股东炒股,然后把股东的房子抵押款借给公司作为流动资金,这也是大家在用的一种配置方式。”上述资深股民向记者透露。

不过,除江浙资金在暗流涌动之外,其他市场卖房炒股尚未成风。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多家大型营业部,其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卖房炒股”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还未听说有类似行为的客户,具体还需权威数据证实。

银河证券北京学院南路营业部副总经理赵岩对记者表示,可能会有一些将房地产资金投入股市的案例,但是要得出“炒楼资金进入股市”的结论尚缺乏数据支撑。他表示,楼市从2016年慢慢开始调控,有一些变现的资金可能慢慢寻找其他的投资渠道,股市只是其中一种,也有可能是艺术品市场等等。

中信建投证券东直门中心营业部总经理陈纲对记者表示,国家出台了一些抑制房地产上涨的政策,不排除大家对房地产市场预期下降。从大类资产投资的角度看,资金会找寻其他出口;资本市场目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点位,可能会引起一部分资金流入。

“理论上说,房地产资金投入股市的论断较为合理,但需要权威数据的证实。”陈纲说,“就我们营业部情况来看,近期没有听说有客户卖房炒股。”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有两个指标可以判断市场的景气程度。其一是保证金金额,其二是两融余额变化。“保证金金额增加证明账户活跃度在提升,两融业务是客户愿意借钱炒股,证明他们认为在覆盖利率成本的情况下还能赚钱,这是实打实的数据。”赵岩表示。

两融余额方面,数据显示,8月初至9月11日,两市融资余额激增560亿元,距最低值增加725亿元;不过相较3、4月份(增量1552亿元),仅有其一半规模,当时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从8046亿元增至9599亿元。

就上述两个营业部近期的保证金规模增加情况而言,今年3、4月普遍有一波资金流入的高峰期,8月以来资金流入情况较为平淡。比如,银河证券北京学院南路营业部3、4月流入的资金规模有数亿元,但8月以来流入资金规模仅几千万元。陈纲表示,中信建投东直门中心营业部情况与之类似。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