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搭伙印度 日本欲“退群”区域自贸协定

2019-12-02 19:46: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好事果真多磨难。印度宣布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后没多久,日本也突然口风一转,直言不会考虑没有印度的情况下签署RCEP,简言之“印度不签,我也不签”,宛如为“正在升温”的朋友两肋插刀。但精明如日本,要考虑的内容却远不止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这里有经济考量,有地区博弈,还有话语权的争夺。

日本突然“变卦”

在RCEP这个问题上,日本选择与印度站在一起。彭博社11月29日报道称,日本经济产业副大臣牧原秀树当天接受采访时提到“日本不会考虑在没有印度的情况下签署RCEP”,按照牧原秀树的说法,从经济、政治和潜在的国家安全角度来看,印度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RECP问题上,已经有15个国家达成共识,但日本“只考虑有印度参加的谈判”,“将继续劝说印度加入”。

日本的确这样做了。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日本和印度11月30日下午在新德里举行两国首次部长级“2+2”磋商。而在对话前,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和防卫相河野太郎在拜访印度总理莫迪时还强调印度参与RCEP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牧原秀树同时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本月中旬访问印度,日本政府将借此访努力说服印度。

上个月初,RCEP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彼时,与会领导人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RCEP 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将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值得注意的是,声明提到,印度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所有RCEP成员国应通过合作,以各方满意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在此之前,印度政府宣布,由于谈判未能解决印度的担忧,决定不加入RCEP。

在印度看来,加入RCEP似乎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比如当地的奶牛养殖户担心加入RCEP后可能会遭受到的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乳制品威胁,工厂则担心市场将出现更多来自中国的商品,保护农业和制造业似乎是驱使莫迪最终选择退出RCEP的重要原因。眼下即便获得了连任,也依旧没到莫迪能够掉以轻心的时候,经济增速骤降的压力由不得莫迪去试错,更何况印度从一开始就是RCEP最大的障碍。

据了解,RCEP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将涵盖约全球人口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32.2%,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9.1%。而印度退出的话,人口和贸易额将分别减少约37%和约7%。

升温的日印“友谊”

说回这场“2+2”磋商。日本选择与印度站在一起有一个关键的背景,即眼下的日本与印度的关系正逐步升温。早在去年10月的首脑会谈上,日印双方便一致同意把副部长级“2+2”磋商提升为部长级。对日本而言,印度是展开“2+2”会谈的第7个国家。而据印度外交部的介绍,继去年年初与美国举行2+2磋商后,日本是第二个国家。而据共同社报道称,若日印签署《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燃料、弹药等物资和运输等劳务提供将更加顺畅,且双方力争配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访印达成最终协议。

如此看来,日本站台印度,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事实上,早在11月5日的记者会上,日本经济产业相梶山弘志便强调“致力于包括印度在内共同签署是16个国家的共识”,并表示“尚无法确认印度退出这一事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1月4日的领导人会议上谈及“印太构想”的意义,也再次强调16国共同签订协议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印太构想”,在今年9月日印双方为这场“2+2”磋商协调的时候,日本方面就表示,“日本与印度将共同拥有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和太平洋(3.29 +0.92%,诊股)这一愿景”,强调就印太地区的海洋安全保障强化合作。而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更为直白,回应称“日本是印度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在此之前,印度还向非洲兜售“印太构想”,在《横滨宣言》中写入了由日本和美国倡导的“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

日本与印度关系的升温并不突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日本的这一态度并不是突然转变的,此前日本就曾有过类似的表态。这要从地区结构上看,所谓力量分布决定力量结构,日本要考虑没有印度的参与是一种什么结构,与中国是什么样的竞争,日本要考虑他在这里能不能拿下主导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即日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地区主导权的争夺,包括日本对韩国的出口限制,也表现出了日本很强的重商主义。

为朋友“两肋插刀”?

在友谊迅速升温的背景之下,印度退出,日本也表明了“印度不签,我也不签”的态度,大有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感觉,而且始终不放弃对印度的劝说,因此,在外界看来,日本这样的做法多少也有些换一种渠道把印度拉回谈判桌的道理。

把贸易做大总归不是坏事,这一点,精明如日本,不会不知道。此前安倍也在RCEP领导人会议上承认,RCEP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力量最强大的自贸区,将会为地区自由开放作出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眼下透露出“退群”意思的印度和日本,都有自己在经济上的麻烦。

印度中央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仅增长4.5%,低于上一季度的5%,也低于经济学家预计的4.7%,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滑。同一天,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4.2%,创下自去年1月以来最大跌幅。此外,10月日本出口也同比下降9.2%,已经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滑;日本10月零售销售也大跌7.1%,创四年半以来最大跌幅。

对于十分依赖对外贸易的日本而言,在经济方面加入RCEP的好处是可想而知的。据了解,在货物贸易方面,RCEP开放水平达到90%以上。此外,如今正是东盟对RCEP寄予厚望的时候,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背景之下,东盟借力RCEP的目的可想而知。印度在最后时刻突然退出时,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便毫不掩饰地称:“我对RCEP谈判非常失望,我认为第一年就应该结束谈判。”

如今日本折腾这一下,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日本而言,RCEP远不止一个贸易问题。地区贸易背后错综复杂的是地区主导问题,乃至地缘政治问题,“折腾”的背后是话语权的争夺。可以看出,这场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