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际金融报:全球交易所新招迭出谋破局

2019-12-02 19:48: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证券交易所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全球各国交易所也都在通过不断变革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792年,在华尔街一家咖啡馆门前的梧桐树下,24名证券经纪人签署了一份协议,协议规定了经纪人的“联盟与合作”规则,可以通过华尔街现代老板俱乐部会员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级商品。

在证券发行初期,没有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这份简单的“梧桐树协议”便代表纽约证券交易所(下称“纽交所”)的诞生。

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里,纽交所经历了关停、崩盘、改革、扩张,在美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逐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有价证券交易市场。

然而,纽交所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为了吸引新的企业前来上市,当地时间11月26日,纽交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申请文件,希望对现有上市规则进行改进。在文件中,纽交所希望SEC可以允许给想要上市的企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即绕过传统首次公开募股(IPO)所需的承销商,通过直接上市融资。

事实上,证券交易所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全球各国交易所也都在通过不断变革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改进上市规则

眼下许多美国新兴企业和风险资本家都开始质疑传统的IPO程序。

纽交所副董事长兼首席商业官John Tuttle表示,“现在选择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少,公司等待上市的时间、过程也很长。”

所以,科技行业的领袖们认为,直接上市是进入公开市场最新、最伟大的途径。

直接上市,又称直接公开发行(DPO),虽然和首次公开募股(IPO)一样,也是在公开市场募股,但区别在于,目前为止的直接上市(如Spotify和Slack),是企业直接向市场出售由内部人士、员工和投资者持有的股份,而不会发行新股。

纽交所的新提议试图改变现状,希望通过直接上市的公司可以实现融资。相较于IPO的诸多门槛,直接上市的好处一目了然,没有了承销商等中间环节之后,企业可以省下雇佣投行、公开路演等的成本。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限制条件,纽交所允许企业直接上市的前提是该公司发行的股票市值不得低于2.5亿美元。

目前,纽交所在11月26日提交的文件中没有概述公司如何使用直接上市程序出售新股。

“直接上市不会取代传统IPO,我们一直在努力满足市场需求,希望交易所可以继续为公司进入公开市场开辟道路。” John Tuttle表示。

事实上,除了纽交所,在为公司进入公开市场开辟新途径的改革路上,香港证券交易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8年,为提升港股市场的竞争力,港交所宣布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以及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当年有包括小米、美团等7家公司登陆港交所,共募集940亿港元。也正是因为上市规则的改革,港交所在2018年击败纽交所,夺回了IPO集资全球第一的宝座。

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个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成功跨越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纽伦港”中的两个大都会。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此前曾表示,新科技和新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新经济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创造了激动人心的投资机会,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拥抱与追逐。香港也在思考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巩固自己独特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就是香港与时俱进,增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布局数字化业务

随着私募股权市场规模发展迅速,企业上市意愿逐渐降低,交易所上市业务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持续减少,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希望介入有利可图的数据服务中去。

伦敦证券交易所(下称“伦交所”)近年来一直在打造数字信息服务业务,将其作为比交易和清算业务更为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11月26日,伦交所股东一致批准以270亿美元收购全球领先的金融数据和基建供应商路孚特(Refinitiv)。

路孚特原为汤森路透旗下的金融与市场风险部门,主要致力于提供数据、分析、交易和风险评估工具,提供金融市场信息,拥有190多个国家的4万多客户,覆盖买方卖方、市场基建公司、政府和金融科技公司等。此外,其数据库拥有15万个数据源。

有分析指出,伦交所收购路孚特是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转型之举。而事实上,证券交易所收购数据供应商,伦交所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美国洲际交易所(ICE)早已收购了数据供应商交互式数据控股公司(IDC)。洲际交易所是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的交易所和结算所网络,在欧美证券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也是伦交所的主要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造就全球顶级科技巨头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也在近几年屡屡布局数字化业务。

2017年,纳斯达克收购了数据供应商eVestment。2018年收购另类数据供应商Quandal。Quandal收集的数据包括大公司自有专机飞行的数据(可用于预测公司的并购交易)、电子邮件发送的购物收据等,对冲基金等用户对此种另类数据的需求很大。此外,证券交易所出售传统数据价格过高,用户大有意见,而出售另类数据则不存在类似问题。

今年7月,纳斯达克决定以2.2亿美元收购交易和清算技术提供商Cinnober。 Cinnober提供交换和清算技术解决方案,近期还通过与加密货币安全专家BitGo合作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为加密交易运营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以应对不断增加的交易量。

有分析认为,通过此次收购,纳斯达克可以获得Cinnober的数字货币托管技术,为开展数字货币交易业务做铺垫。

并购国际化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出于应对经济金融新形势、拓宽收入渠道、增加市场份额、形成外部网络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等因素的考虑,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证券交易所并购浪潮。

德国证券交易所是欧洲最活跃的股票交易场所之一,在发展过程中相继收购了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欧洲第二、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Tradegate交易所(欧洲地区以个人投资者为客户目标的股票交易所)、美国国际证券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和明讯托管结算行。

2000年9月,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巴黎股票交易所合并,建立了泛欧股票交易所,此后该平台进一步扩大,将里斯本交易所囊括。2007年4月,泛欧交易所又与纽交所合并形成了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

伦交所作为欧洲市值最高、综合性最强的证券交易所,先后收购了意大利证券交易所、MTS(欧洲主要固定收益证券交易市场)、Turquoise(泛欧股票交易平台)和伦敦清算所。

当然,超过200年历史的伦交所也是并购市场被受青睐的“唐僧肉”。纽交所、纳斯达克、德交所等都相继发起过收购或者与之合并的努力。其中,德交所更是已经尝试了三次同伦交所合并,不过均告失败。有研究显示,自2000年IPO以来,伦交所每2.5年就会拒绝一次收购要约。

今年9月,港交所也提出以296亿英镑的报价收购伦交所,但被伦交所拒绝。对此,李小加表示,“地缘政治环境日趋复杂的地球村,更加需要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们国际拓展的步伐不会因为放弃收购伦敦证交所而放缓。我们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决心不会变,我们立志成为国际领先亚洲市区交易所的愿景也不会变。”

有分析指出,未来交易并购将更加趋于全球化和纵向化。但是并购在给交易所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和客户扩张等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自身及有关监管当局提出了新挑战,即如何应对各国法律规则的衔接、考量复杂的政治因素和国家利益,这需要国际性金融组织及各国监管当局进行认真探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