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西伯利亚力量”为中俄合作注入新动力

2019-12-02 19:48: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寒冬已至,中俄合作又一世纪工程——“西伯利亚力量”即将对华供气。

据央视网消息,中俄合作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于12月初投产通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包括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其中,中方境内管道途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市。正式接收俄气后,东北、京津冀地区将直接受益,对于今年冬季天然气保供意义重大。

作为俄罗斯通往中国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将为中俄合作注入新动力。

美国自由亚洲电台称,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即将开通,对中俄加速“利益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将使中俄战略依存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华盛顿邮报》称,这一管道将加强俄罗斯在与欧洲进行天然气合同对话中的地位,为俄罗斯对抗欧美上了一道保险,成为俄罗斯的“一张王牌”。

东北、京津冀直接受益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由中国石油(5.58 -0.18%,诊股)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联合建设。

2014年5月,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东线供气合同的签署,俄方每年能够向中方满负荷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总计30年,协议总价超过4000亿美元。这也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有史以来最大一单合同。整个项目包括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两部分。

其中,中国境内管道工程(01865)分“黑河-长岭”、“长岭-永清”、“永清-上海”三段建设。目前,北段(即“黑河-长岭”段)已于10月16日全线贯通。

据中国石油管道公司总经理姜昌亮介绍,“这个管道北段将正式接收俄气,第一年可引进50亿立方米天然气,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北京等有关省市将直接受益,这对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今年冬季天然气保供意义重大。”

而在“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方面,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已经于今年10月注入天然气,据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介绍,预计“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将于12月2日正式启动,届时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也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启动管道投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进口国。据国际能源署数据,仅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天然气(00931)消耗量就增长了33%。2018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比例上升至43%,其中约2/5来自“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其余则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而这条采用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具有世界级水平的“能源大动脉”,也因连接俄罗斯这个天然气资源大国和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备受关注。

长期将推动气价改革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能从俄罗斯每年进口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不仅增加了一个供应来源,对实现清洁能源和解决环境问题也有巨大助益。”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方面尚无系统的制度规定,定价透明度也有待提高,这条管道又会对国内天然气定价带来哪些影响?

标普信评工商企业部评级总监张任远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条管道的开通将增加我国天然气总供给,短期对气价的实际效果有待检验,但长期而言将有利于改善供求关系,推动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

张任远表示,“短期内,一方面,我国天然气更多依赖于自产(2018年自产比例为57%),进口管道气占总消费量比重相对较低,所以国内产量和勘探开发投入情况对供求关系的影响更大。”

“另一方面,2018年,我国管道气进口量为479亿立方米,仅占我国全部天然气消费量的17%左右,且绝大多数来自于土库曼斯坦。所以中俄管道气一期计划每年50亿立方米与现有消费量相比影响不大,气价相比于其他渠道是否有优势还不确定。”张任远说。

但从长期来看,张任远认为,增加供给可以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推动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按照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计划,管道将从每天输送1000万立方米开始,到2025年达到峰值产能。

而根据2014年签订的俄中东线供气合同,俄方每年能够向中方满负荷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2018年全年用气量的14%,占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的约28%。总体来看,俄罗斯未来30年内向中国市场供应天然气的总量将超过1万亿立方米。

张任远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我国正在开展以“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为总体思路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加快天然气定价逐步市场化。也就是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政府只对属于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输配价格进行监管。供给量的增加会给改革带来更大的灵活度和空间,起到促进作用。

减少俄对欧依赖

对于俄罗斯来说,“西伯利亚力量”将成为避免与欧洲关系恶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而其中大部分天然气都是通过乌克兰的管道进行。但是多年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对“过境费”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俄罗斯甚至两次在冬天关闭了天然气管道。

与此同时,在2014年克里米亚地区经公投脱离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后,俄罗斯与欧洲的政治关系也愈加紧张,欧洲和美国也因此对俄罗斯采取了制裁措施。

事实上,俄罗斯在其远东地区有大量未开发天然气储量,相比欧洲,这一地区距离中国更近。冯玉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俄罗斯来说“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开通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整个国际天然气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俄罗斯其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庞大、稳定、可持续的市场。一方面可以通过向中国出口天然气获得巨大资金收益,还可以获得中国的贷款、预付款,在金融上为其带来纾困。另外,从俄罗斯整个天然气战略实施层面看,这条管道的修建也能减轻俄罗斯对欧洲单方面出口的依赖,使战略重心更加的平衡。”

那么,这一切对于欧洲来说意味着什么?

彭博社认为,在与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合同谈判中,“西伯利亚力量”实际上增强了俄罗斯的影响力。如果俄罗斯能将天然气输往东方,那么西方可能就要付更高价格来确保供应。

此外,目前中俄两国已在讨论第二条“西伯利亚力量”线路的建设,这条线路将为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区提供服务。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将在波罗的海海底铺设一条名为“北溪2号”的新管道,容量将是现有北线管道的2倍,将使俄罗斯在紧张局势加剧时可以完全绕过乌克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