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约70岁生日派对高兴不起来

2019-12-05 19:22: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当地时间12月3日至4日,北约(北大西洋(3.62 +5.85%,诊股)公约组织)在英国伦敦举行纪念成立70周年峰会。从议程看,此次峰会办得很低调。相比庆生,化解盟友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重新找回团结和凝聚力,是这个全球最大军事安全组织当前更为迫切的任务。

“这是北约地位下降的标志”

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关北约“脑死亡”的言论还在持续引发争议。在一片惨淡的气氛中,纪念北约成立70周年峰会低调进行。

《纽约时报》日前报道称,在12月3日至4日举行的纪念北约成立70周年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举行了一场简短会议,旨在避免冲突。“这不是一次峰会,领导人之间进行实质性对话的时间很短,这是有意为之。”

今年4月4日是北约成立70周年纪念日,北约组织成员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议。当时,美国《时代》杂志网站也曾指出,与成立50周年、60周年时的首脑会议相比,70周年的庆祝活动降格为外长会议,“这是北约地位下降的标志”。

盟友之间不减反增的分歧是笼罩在北约70岁生日之际的一层浓重阴影。

法新社列举出北约面临的一系列矛盾:美欧围绕防务预算开支的纷争持续不断;如何对待俄罗斯考验北约内部团结;马克龙称北约“脑死亡”的表态引发欧洲其他国家的不满;土耳其采购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招致众多北约成员国批评……

“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关于防务费用分摊的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的焦点。美国认为欧洲在北约框架内‘搭便车’,其分担的防务费用与其享受的防务保障不相匹配,因此一直敦促欧洲必须立即将防务开支增加到其GDP的2%,而不是等到原计划的2025年。而目前,欧洲对美国缺乏信心,担心未来某个危机出现时,美国是否真能履行对北约的承诺并保障欧洲的安全。”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赵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近日,北约分步骤宣布了一系列采购与开支计划。美国官员日前也证实,北约同意减少美国负担的北约直接预算,分担比例从22%降至与德国一样的16%。有分析称,这是发出旨在使美国满意的“政治信号”。

不过,另有观点认为,北约直接预算只有25亿美元,这笔费用主要用来支付北约总部及一些基地的的电费等,在直接预算上做文章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美国的不满。

“最大出资方成最不确定因素”

北约当下的困境因何而起?

俄罗斯《消息报》称,北约为扩员付出了代价,因为规模越大,成员的利益越多样化,彼此之间进行谈判的难度就越大。

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的裂痕已是无需掩盖的事实。有外媒称,美国成为北约所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来源。

“北约最大的出资方是最不确定的因素,这动摇了整个联盟的稳定状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70年来,一项基本原则将北约29个成员捆绑在一起,那就是信任。然而,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欧洲盟友认为大部分时间都没见到这种团结精神。

赵柯指出,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对外政策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让北约内部原本存在的矛盾激化、显性化。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与欧洲盟友承担的责任必须是平衡的。美国不再愿意为了别国利益而过分投入本国资源。在防务、经贸等问题上,美国对欧洲不像过去那么‘慷慨’。例如,2014年的北约峰会曾通过一项决议,即2024年之前所有成员国将把防务开支上调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而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要求欧洲立即行动,而不是拖到2024年甚至更晚。对于欧洲而言,这种强制的方式很难接受。之前被掩盖的矛盾,现在被拿上台面,这使盟友之间的分歧更为明显。”赵柯说。

此外,自1991年华约解散以来,定位问题长期困扰北约。如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刊文所言,北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焦虑气氛中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苏联向欧洲扩张。而随着苏联解体以及华约解散,北约失去了存在的明显目的。

“美国希望把北约的防御范围扩大,例如将网络攻击等虚拟世界的安全挑战也纳入北约的安全框架,同时突破地理限制,让北约担负起亚太地区安全挑战的应对。但欧洲并不认同将北约防务目标全球化,它们认为北约仍是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组织,应主要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赵柯说。

“弹性似乎远不如从前”

在此次峰会中,北约的未来是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盟友之间的“叫板”、日益显现的分歧让许多人担忧,北约还能挺多久?

德国通讯社称,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团近日发起请愿,称“北约70年就够了”,要求德国退出北约组织。德国新闻电视台认为,跨大西洋的鸿沟越来越大,从长远看,欧洲需要考虑独立的安全外交政策。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北约依然存在吸引力。今年2月,北约29个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总部签署北马其顿加入该组织的协议。这意味着,在程序全部批准后,北约成员国将增至30个。彭博社引述专家观点称,不要夸大北约内部的紧张关系,各成员国的地域和安全优先等级都不同,在这样的组织内,分歧并不是新生事物。

“分歧不等于分裂。”赵柯认为,虽然北约内部弥漫着紧张情绪,但目前看来,成员国对这一组织的战略共识尚未动摇。各国都认为北约仍然是维护欧洲安全的基石,并赞同在北约这一集体安全机制的框架下维护欧洲安全。

“虽然欧洲经常提到战略自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想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加强自身军事能力建设,使欧美在防务合作领域的能力、权利、责任更加对等和平衡,促使美国更加平等地对待欧洲、履行承诺,从而进一步巩固美欧同盟关系。”赵柯指出,近10年来,欧洲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在欧债危机、克里米亚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后,欧洲认识到自身的脆弱性,因此不会轻易放弃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在德国联邦议院发表讲话时表示,应该通过补充北约来发展欧盟防务结构,而不是想着取代它。保留北约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甚至比冷战时期更符合。目前,欧洲无法独自保卫自己,因此依然依赖这个跨大西洋联盟。

“北约远非脆弱,但其弹性似乎远不如从前。”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所言,弥合分歧是北约当下最需努力的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