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欧洲对美霸权大声说“不”

2019-12-05 19:23: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据英国《卫报》12月1日报道,除德、法、英之外,又有6个欧洲国家加入旨在绕开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贸易往来支持工具”机制,维护欧洲和伊朗的贸易往来。

另辟蹊径

据《卫报》报道,比利时、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典6国加入欧洲—伊朗结算机制“贸易往来支持工具”。欧洲国家通过这一新的结算机制,绕开美国对伊朗的单方面制裁,寻求与伊朗进行贸易。

“易货贸易”是该结算机制的特点。根据德、法、英3国11月29日发布的联合声明,新机制避免美元结算,允许伊朗继续向欧洲出售石油,并从欧洲进口人道主义物资作为交换。

这一新机制率先由德、法、英于2019年1月发起,以应对美国对伊全面制裁。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并在此后多次升级制裁手段。

面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欧洲选择“另辟蹊径”,条件是伊朗须继续遵守伊核协议。

德新社11月29日报道指出,德、法、英3国发起的新结算机制除了维护与伊朗的贸易,也旨在维护伊核协议,要求“伊朗必须重新全面遵守核协议条款,毫不拖延”。

表达不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瑾指出,“贸易往来支持工具”采用虚拟账户结算。在欧洲,从伊朗进口的公司和向伊朗出口的公司进行直接资金交易,伊朗方面同样如此。这一设计“旨在避免欧洲与伊朗贸易过程中的资金往来,以期避免美国的金融制裁。”

同时,新结算机制现阶段只针对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等美国制裁豁免的人道主义物资,最大程度避开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规定。

这一机制折射出欧洲对美国单边制裁伊朗的不满。“德国之声”曾在该机制初次发布时指出,新机制是德、法、英3国向美国发出的最明确信号,即认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是错误决定。

彭博社刊发分析文章指出,欧洲与伊朗的贸易值得“力保”。欧洲与伊朗拥有“历史贸易纽带”。除石油贸易之外,欧洲还持续向伊朗出口数十亿美元的零部件、机械和运输设备,这类货品已对出口伊朗形成路径依赖。

德国《明镜》周刊总编辑克劳斯(6.59 -0.30%,诊股)·布林克博伊默撰文表示,从2018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开始,欧洲就应该脱离美国,独立与伊朗交往。

陆瑾认为,欧洲由德、法、英牵头,建立与伊朗的新贸易往来机制,“其政治意义在于,表明欧洲反对美国对伊制裁和长臂管辖,并坚决维护伊核协议和自身利益的立场”。

亮明立场

当前,新机制还未进行任何交易。《德黑兰时报》11月30日援引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奇的表态称,希望6个国家的加入能促使这一机制走向正式运营。他表示:“即使在制裁状态下,这一机制也能覆盖伊朗近20%的对外经贸往来。”

据伊朗《金融论坛报》8月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欧盟和伊朗之间的贸易总额为106.7亿欧元;2019年上半年,伊朗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总额为25.6亿欧元,同比下降约76%。同时,2019年上半年,伊朗对欧盟出口额约4.2亿欧元,同比降幅超过93%。

伊朗对外贸易依然受制于美国制裁,欧洲企业是否接受新机制,仍有待观察。

不过,新机制的意义不止于维持欧洲与伊朗的贸易关系。德国《每日镜报》在该机制发布时曾预测,新机制的影响将远超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贸易,有望在欧洲逐渐取代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支付体系SWIFT,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元的支付系统。

陆瑾指出,尽管新机制当前还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但具有积极作用。“越来越多与伊朗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探索创建绕过美元结算的机制,这必将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和美元霸权构成挑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