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未来两三年不会吸收新成员
2016-04-01 14:10:35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之后,美国兰德公司总裁迈克尔·里奇、兰德公司亚太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拉斐齐·多赛尼、总裁高级顾问柯德兰等专家应邀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交流,其中,多赛尼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专题讲座。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在专题讲座中,多赛尼主要就TPP的目标、争端管辖权以及成员国的主要获益方面和不应有预期等热点问题介绍了他的研究。同时,对于中国加入TPP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一些直言不讳的分析。
多赛尼说,在金砖五国中最有希望加入TPP的是中国,中国在各方面比其他金砖国家更具优势。但他同时表示,TPP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不会吸收新成员。
实际上对于TPP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贸易协议,更多是经济上的合作。它最大的特点实际上已经跨越了贸易进入服务行业。而基于经济合作的贸易协定在世界上并不是非常多。为什么经济合作条约成功率不高,很大程度是在于谈判的时候非常困难,包括自主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用什么样的规则或法律进行管辖?最难的是如果出现争端怎么办?TPP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什么样的国家可以成为TPP成员国”这一问题,实际上所有APEC成员都可以参与。最早就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四个国家发起,2008年以后,美国、澳大利亚开始加入,现在的成员各国一共有12个。实际上,TPP成员国谈判了11年,最终达成协议,这11年非常艰难。这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如既有像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像加拿大这样地发达国家。
“TPP想得到的目标是什么?一个是更加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另外一个就是服务业更加开放和自由。”多赛尼说。
多赛尼强调,对于TPP成员国不应该存有的预期是:首先,不要指望通过TPP协议在贸易上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实际上得不到。第二,TPP成员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力也不会得到明显提升。第三,对于TPP成员国的收入增长效果不明显。
当然,TPP协议不全是责任与义务,对于成员国而言也有“好处”:第一,TPP有自己的“仲裁庭”和“法规”,以保护直接投资、知识产权。第二,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平等地位,而不是任由国有企业利用优势地位打压中小企业。第三,强调环境保护和劳工权利。
多赛尼进一步分析说,TPP条约希望得到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只是有益于一方,希望接受服务的另一方将来的各个方面都会得到提高。
多赛尼说,TPP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想成为成员国,谈判过程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跟所有成员国家进行谈判,即申请国需要递交申请后,再一个一个与成员国谈判,这个过程很漫长。而且,谈判并不设置时间表,对于每一项谈判用多长时间不进行约束。
多赛尼简单总结,第一是必须要开放服务业;另外,就是对于国有企业的保护要予以取消,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中小企业;要企业重视对劳工权利的保护以及于竞争和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强调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必须打击腐败,希望各成员国之间不同的制度体系能和谐共处。
对于中国如果申请加入TPP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多赛尼并未回避,而是主动提出了他的分析,以回应大家的关切。
“大家知道,TPP成员一共有12个国家,目前APEC成员中,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没有参加,它们的经济贸易都是举足轻重的。”他说,举个例子,韩国现在面临很大挑战,韩国对于自己的金融业有相当多的保护,如果想要加入TPP就得允许外国银行进入韩国,在这一问题的谈判上,韩国对于金融业的保护非常强,他们现在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如果中国想成为TPP成员国,其面临哪些挑战?多赛尼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其贸易额占国际贸易的9.3%,尤其中国已经跟亚太地区很多国家都签有贸易协议,且中国对于环境保护确实有很多进步,但在其他一些条件上目前还没有达到其所规定的标准。主要体现在:行政、司法的裁判上;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太强,希望中国能够降低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希望国有企业不要有特权,给予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当然对于这些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
多赛尼认为,在金砖五国中最有希望加入TPP的是中国,中国在各方面比其他金砖国家更具优势。但他同时表示,TPP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不会吸收新成员,因为刚刚成立,需要运行两三年看看各项条款是不是能够实施,到底做得怎么样,“我感觉不会在两三年内吸纳新成员”。
多赛尼特别讲到,作为兰德的研究人员对TPP主要关心的是:观察TPP的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它们能够符合TPP的标准有哪几方面?它们的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如何?如何减少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关注成员国是否对投资、知识产权、环境、劳工等方面能进行有效保护。还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成员国在以上方面执行得怎么样?如日本对于自己的农业保护非常强,加入TPP后,是否对其他国家进行开放?如果成员国之间发生争端,争端解决机制如何?是不是得到了有效解决?最重要的是,长期跟踪研究TPP这样的模式是否能真正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服务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