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高铁蜀道”话今昔 跨越千年换了人间

2017-12-25 16:12:52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高铁蜀道”话今昔 跨越千年换了人间

艾森网消息:中新社成都12月25日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诗人王勃送友人入川,将长安到蜀州的距离比作“天涯”。倘若王勃跨越千年来到今日之西安,南望巴蜀,怕是再难吟出这样的绝唱了——刚开通不久的西成高铁已连通蜀道南北,将古人“少则月余,多则半载”的旅行时间缩短到三个多小时。

 

1514170704850.jpg

西安至成都首发列车驶离绵阳火车站,开往成都。刘忠俊 摄

 

翻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秦岭和大巴山逶迤千里,千百年来阻碍着四川“与秦塞通人烟”。

蜀道,是古代从四川盆地通往外界多条陆路的总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姚军告诉记者,先民们凭借智慧与坚韧,在千峰万仞间开凿道路,逐渐形成子午、荔枝、陈仓、金牛等七条秦蜀古道。

多条蜀道中,属金牛道最为有名,从汉中起,经勉县、宁强、广元、昭化、剑门、绵阳等地,再到成都。“金牛道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虽然形成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使用此道。当年秦惠王和蜀王相会秦岭走的就是这里。”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说。

据西成高铁四川段总体设计负责人曾诚介绍,西成高铁正是沿着古蜀道“金牛道”布线。该线路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秦岭段总长度135公里,隧道占据126公里,桥隧比高达94%,其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

从“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古蜀道,再到“遇山凿隧,逢水架桥”的“高铁蜀道”,变化的是飞速缩短的通行时间,不变的是川人走出盆地、通达全国乃至世界的渴望。

 

1514170704300.jpg

“熊猫”赶场西成高铁。刘忠俊 摄

 

“巴蜀人自古就向往盆地外面的世界。”谭继和说,千百年间,正是沿着艰险的栈道、石板道,将蜀地的漆器、蜀锦、金银器、邛竹杖等特产运到长安,并最终走上了北丝绸之路。“蜀道虽难,却联通着丝路文明交流。”

如今的蜀道,不仅成为沿线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且,“蜀道”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成为历史细节的注脚。

刘邦大军曾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亦曾沿陈仓道、褒斜道出师北伐,川南的荔枝也是通过荔枝道直送长安,才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谭继和说,“如果没有蜀道遗迹的保存,历史的存在就缺乏细节的直观真实感受、感觉。”

为传承也为保护,四川省于2014年正式启动了“蜀道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申报,提名地包括古栈道、石板路、古桥梁、关隘等几十处,在翠云廊―皇柏林遗存,更有保存完好的驿道古柏上万株,延绵200公里。

“蜀道申遗的最大意义在于,保护好蜀道的历史遗迹,就是保存好巴蜀人的历史之根,保留好一个珍贵的历史文化基因库。”谭继和说,蜀道是四川人的乡愁落脚之处。

如今,蜀道上的历史文化遗存游客如织。有旅行社推出了“沿蜀道重走诸葛亮北伐路”的主题游,吸引了众多三国迷。在广元明月峡,更有栈道、公路、铁路并存的奇观,展示着蜀道的旧貌和新颜。

唐代的马蹄声,上世纪的汽车喇叭声,如今的高铁呼啸声,在秦岭巴山中交响。天涯咫尺变换间,跨越千年的蜀道,步入崭新的历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