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香河县机器人产业港,工作人员正测试机器设备\新华社
艾森网消息:大公网12月27日讯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结构也出现重大变革。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其中,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发展新动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称,这三个转变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将持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推进国企民企共同发展
会议提出,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业内人士指,这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民企,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会议对于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和拓展民营企业的发展,都给予高度重视。
对于国有资本,会议指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据了解,目前央企公司制改革方案已全部批覆完成,各省国资企业的改制率已达95.8%。
对于民营企业,会议则指要支持民企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这对改变民营企业家预期有非常大的调整作用。此外实质性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改革,投资领域特别是第三产业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改变金融资源过度偏向性投放等做法,都将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刘元春说,会议提出“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就是要以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为突破口,约束政府的权力。同时要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推进国企和民企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政策落实“破、立、降”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有力推动,会议明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工夫。
“破”指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国家发改委表示,2018年将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向以结构性优产能为主,从以退为主转向进退并重。
“立”指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着重进一步完善环境、强化创新,注重集群发展,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加大投入。
“降”指持续加力降成本。会议指出,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涉企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据了解,201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各领域发布多项降成本措施,已经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700亿元。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表示,将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等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