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7年世界经济述评

2018-01-02 16:15:17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7年,世界经济迎来逐步向好局面。全球经济增速和增长预期提升,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企稳回升。一年中,全球贸易和投资回暖,金融市场预期向好,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但起伏波动仍较大。

  世界经济在增速回升的同时,面临的风险威胁仍未消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趋加深。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调整仍在继续。

  一方面,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风潮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的威胁持续,宽松货币环境催生的资产泡沫仍在累积,全球债务水平过高,以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引发的外部效应逐渐显露。另一方面,各方仍在努力推进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国有关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深入人心,为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指明了方向。

  2018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有望提升,但威胁经济增长的风险并未消失。要高度警惕逆全球化风潮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如何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加快推动改革创新,政策协调,增强中长期增长潜力,仍是世界各国面对的迫切问题。

  特点:经济增速回升 货币政策收缩 各类风险累积

  整体来看,2017年世界经济特点可以用“回升”“收缩”和“风险”三个词来概括。

  世界经济逐渐步入危机后的深度调整阶段,经济增长率明显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达3.6%,成为全球经济近10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从2017年年初至今,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新兴经济体增长趋稳回升。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升,并带动全球制造业回暖。尤其是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增长恰如“定心丸”,对提升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倡议,有力地开拓了国际合作的新空间和新领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通过缩减资产负债表、推高利率来收缩流动性。2017年以来,美联储升息步伐提速,并正式提出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计划,欧元区和日本的量宽政策在经济增速提升的形势下显现出转向迹象。欧洲缩减并退出量宽政策的前景已经显现,日本立场出现了松动迹象。受此影响,全球各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先后开始转向。巴西、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国先后决定加息。

  2017年,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各类风险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所累积。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的负利率和量宽政策仍在催生资产泡沫。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政策则有刺破资产泡沫的风险。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债务总量持续攀升。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全球经济失衡引发了系列发展问题,地缘政治冲突、大国插手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

  难点:保护主义甚嚣尘上 货币收缩冲击持续 增长后劲亟待提升

  尽管2017年的世界经济出现向好势头,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形成的深层次问题仍是威胁世界经济增长的难点。发展的包容性不足,使一些国家的反全球化思潮持续滋长,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的外溢效应显露,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正逐步显现。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没有根本性扭转,世界贸易增长能否延续2017年态势仍需观察。这三方面问题值得关注,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难题。

  首先,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带来了风险。这一风险的产生,本质上源于全球不平等加剧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从风险的演进来看,一方面是一些发达经济体没有摆脱传统上依靠金融和投资扩张应对危机的老路,导致新旧动能转换难以接续,增长动力衰减,市场需求不振、金融风险累积,从而社会矛盾集中出现外化;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成效没有惠及所有参与者,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民众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之外,孤立主义和反对全球化的思潮盛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宣示,在短期内加剧了保护主义情绪的上升。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遏制,保护主义升温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在2018年还有可能以不同面貌出现。

  其次,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走强正使全球流动性出现持续收紧。尤其是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政策,其主要作用直接体现在回收流动性上,在带动跨境资本向发达经济体回流的同时,对全球高企的资产价格形成了威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加息对资产价格的抑制作用往往有滞后效应,一般需要连续多次累计较大幅度的加息才会突然导致资产价格崩溃,“一旦美国资产泡沫破裂,刚刚有所复苏的世界经济,可能再次陷入低迷之中”。此外,货币政策收缩对那些外债水平较高、经济增长乏力、外汇储备不足的国家而言,回流造成的紧缩可能酝酿出新的债务危机,冲击有关国家和周边区域经济。

  第三,世界经济增长后劲乏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得益于全球制造业与贸易的周期性复苏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发展,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提升。不过,世界经济领域中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以及发展失衡这三大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

  看点:谋求创新增长 坚持开放合作 巩固增长成果

  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之路仍不平坦。增长后劲不足、全球债务高企、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2018年推进世界经济增长,有三个方面需要着重留意。

  首先,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当前世界经济回稳,周期性因素发挥了很大作用,内生动能不足的顽疾并未消除。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来源只有创新。而且,只有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新产业和新产品,才能真正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

  其次,需要坚持开放合作,让经济全球化成果惠及更多人群。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要让更多人认同经济全球化,就需要更加注重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使之造福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

  再次,世界需要珍惜和巩固2017年来之不易的经济增长成果,继续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来维护国际市场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实施不能忽视外溢效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要努力克服下行风险和压力,保持和恢复增长。各方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彼此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从而使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更加坚实。(连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