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7年物价“心电图” 食品价格14年来首次负增长

2018-01-12 10:31:53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2017年物价“心电图” 12月PPI-CPI剪刀差收窄)

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CPI同比上涨1.8%,相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4.9%,回落0.9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PPI-CPI剪刀差明显收窄,这将有利于成本上涨向下游行业转嫁,也有助于中下游行业的盈利改善。

数据发布后,市场上国债期货下跌,10年期国债及国开债收益率应声上扬,其中十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触及5%关口,显示通胀预期增强。那么,2017年12月物价及全年物价走势呈现什么特点?对货币政策又会有何影响?本专题将展开分析。

导读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服务业近几年上升的趋势仍在持续。因为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劳动力总量在持续下降。现在消费升级的方向使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短期来看,服务业价格还会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公布的数字,2017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201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上述涨幅低于全年3%的目标。

为什么CPI涨幅放慢?这与食品价格出现新变化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1月10日的分析,2017年CPI涨幅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但是2017年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1月10日表示,最近几年粮食丰收,库存也比较大,粮食的供应是过剩的,相应其他农产品价格也难上涨。而非食品价格上升快,这与服务价格上升有关。

牛犁认为,因为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了,适龄劳动人口总量从2012年开始减少,这几年可能已经减少了上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了,服务领域每年需要涨点工资才能招到人。”牛犁说。

他认为,2018年CPI预期同比涨2%左右,仍有望低于3%的目标。

按照惯例,今年3月两会公布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会有2018年物价调控目标。很多机构预计,2018年物价(CPI)调控目标仍会是3%左右,不过全年预计实际涨幅在2%左右,仍低于全年目标。

食品价格下降

数据显示,2017年12月CPI同比涨幅为1.8%,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但12月食品价格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而从2017年而言,食品价格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降幅为1.4%。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学智认为,2017年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较低,从2017年2月以来食品价格一直负增长。

食品价格走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17年全年气候相对平稳,蔬菜粮食供应充足;二是部分食品周期性较强,例如猪肉价格迎来下行周期,从5月到10月每个月降幅都超过10%,对物价形成下拉作用。

但是他也指出,2017年食品价格负增长,属于短期情况。“2017年食品价格低基数将抬升2018年同比增速,2018年猪肉价格可能迎来上行周期,食品价格可能恢复性回升,成为推动2018年CPI上升的重要因素。”他说。

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同比下降8.6%和8.3%,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46个百分点。2017年全年蔬菜价格同比下降8.1%,为十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此前多年,蔬菜价格也有多次同比下降,比如2002年下降了1.9%,2004年下降了6.1%,2014年下降了1.5%,但是降幅不如2017年。

不过,食品价格和蔬菜价格下降的情况可能难以持续。1月10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明均表示,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相对来说风调雨顺,产量恢复和种植面积都增加了; 一些地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玉米主产区也去种植瓜果蔬菜,供给增多了,所以价格一直处在比较低迷的状态。

他指出,农业技术提高对蔬菜价格可能会有影响,在三五年后,农业技术的作用会更明显。“再往后十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趋势也是不可逆的,也很难说蔬菜生产成本会降低。”

非食品价格涨幅明显

有意思的是,目前中国CPI中涨幅最明显的是非食品,另外服务业也涨价明显。2017年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

具体而言,教育服务2017年价格同比上涨3.1%,旅游服务价格上涨了3.6%,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了6.5%,中药和西药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5.7%、6%,家庭服务业价格上涨了4.2%。

牛犁认为,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服务业近几年上升的趋势仍在持续。因为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劳动力总量在持续下降。现在消费升级的方向使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短期来看,服务业价格还会上涨。

“虽然放开了二孩政策,但一时间劳动力的供应还是跟不上。这使得服务业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他说。

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多年来劳动力总量的首次下降,此后每年以三四百万的速度继续下降。而这导致服务业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造成服务业价格上升。

也正是因为如此,CPI篮子中,服务业价格上升将成为未来CPI变动的主要动力。事实上农产品供给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特别是蔬菜。

陈明均指出,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管是生产技术还是劳动力成本,对蔬菜生产成本的增加或降低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某项技术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还是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因此不会导致蔬菜价格出现峰值或低谷。

陈明均预计,2018年菜价会比2017年会有所回升,因为2017年主要是受2016年的影响,2016年基数比较高,但2017年基数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