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打通乡村振兴路:路好走了,农村“活”了

2018-02-07 16:24:5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1517987119751.jpg

资料图 航拍公路穿行秀美乡村。丁铭华 摄  

艾森网消息: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中国北方沂蒙山区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里,妇女们正忙着给要出口的苹果套包装袋。她们是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的雇工,手脚麻利的话一天能挣300多元(人民币,下同)。

“过去村里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水果摘下来还好好的,用小推车运出去不是磕碰了就是压坏了,卖不了好价钱”,合作社社长刘宗路对中新社记者说,现在毛坪村的路都做了道路硬化,果园生产路也修到了田间地头,新鲜水果第一时间就能进真空运输箱,品质有了保证。2017年,合作社生产的苹果、蜜桃远销到泰国、新加坡、迪拜等20多个国家,收入达2000多万美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有了通畅的物流体系,这家合作社还成立了电商公司,在网上销售鲜食果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丰厚的利润唤回了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村民。刚成立时只有5人的合作社现在已有60个固定员工,农忙时节“还得去周围村子拉一两百人”,刘宗路说。在合作社带动下,镇上390户贫困户2017年全部脱贫。

修好农村公路,是近年来中国振兴乡村的关键一步。据官方数据,过去五年来,中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99.24%的乡镇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99.1%和96.5%以上,城乡运输一体化水平接近80%。

路好走了,农村“活”了。

一“活”,活在人气。此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不少,“空心村”问题棘手。路况改善后,到农村兴业、投资、度假的人越来越多。

出生于1989年的大学生柏文放弃了浙江丽水卫生研究所的工作,回到家乡浙江安吉县鲁家村开起了生态农场。“以前村里是泥巴路,招商引资时企业都不愿意来,年轻人只能到外地找出路。现在路拓宽了,环境也变好了,我在农村有了自己的天地。”受他影响,这几年当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已达四五百人。

在福建永安,随着一批与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农村公路陆续建成,全市游客接待量从139万人次增加到539万人次。

二“活”,活在资源。曾因交通闭塞难以运转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因道路畅通而“满盘皆活”。

山东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矫晓斌说,由于地处山区,当地具有优势的果树种植以前丰产不丰收,民众收入不高。路修通后,当地建起了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仅大田庄一个乡就有7处电商物流示范点、5个果品交易市场、1个物流中心。凭借便捷的物流配送,该乡优质果品价格比以前平均高出5%-10%,提高了民众收入。

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所言,农民增收如果高度依赖外出打工和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容易引发农村凋敝。合理健康的增收模式,应当更多依赖农业农村,有稳定的农村产业支撑,有来源于本地的增收渠道。而建好农村公路,无疑为形成这种增收模式奠定了基础。

来自今年中国各地方两会的信息显示,不少省份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农村路建设。随着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土路逐渐变成沥青路、水泥路,乡村基础设施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助力中国经济实现更大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