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南美大豆生产国紧盯中美贸易摩擦动向 瞄准中国市场

2018-04-01 12:16:5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南美大豆生产国紧盯中美贸易摩擦动向 日媒:瞄准中国市场

  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 日媒称,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场正在提升存在感。两国的产量比10年前增加5成。尤其是巴西,其产量可匹敌世界最大生产国美国。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南美产的大豆被视为替代美国产的供应来源,正成为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30日报道,成为大豆国际价格指标的美国芝加哥市场期货价格在中国时间3月29日晚间的盘前盘后交易中,降至1蒲式耳10.18美元。比月初下降5%。背景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钢铁和铝的进口限制措施。

  报道称,作为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中国3月23日宣布了准备提高关税的清单,但其中没有包含作为主要进口产品的大豆。

  “迟早将被纳入贸易限制的对象”,这种猜测在市场上依然根深蒂固。如果中国减少美国产大豆的采购,美国国内将出现大豆过剩。结果将导致容易受美国国内现货供求平衡影响的芝加哥期货行情的下跌。

  报道称,中国大豆2017年进口量达到9550万吨,其中一半来自美国,而显示出强劲势头的是南美产大豆的产量增加。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现在收获的2017年度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预期产量为1.6亿吨。达到过去5年里的第2高水平,比10年前增加5成。

  尤其是巴西有望达到1.13亿吨,增至10年前的1.8倍。与居产量首位的美国的差距缩小至650万吨(6%)。出口量方面,如今也达到7千万吨,属于世界最大规模。

  日本资源和粮食问题研究所的代表柴田明夫指出,“中国或许可以通过南美产满足国内消费”。南美已被视为取代美国的供应来源。

  其实,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之前,就出现了显示南美存在感的事件。2月,大豆行情在1个月时间里上涨6%。

  报道称,往年被称为大豆的“二月小息”,经常呈现价格下跌趋势。这是由于冬季补贴结束,同时美国农户为了确保资金而出售手头的谷物而容易造成的影响。

  不过,今年则基本呈现单边上涨态势。主要是因为阿根廷的减产。此前预计产量达到5400万吨,但有预测认为,由于生长期的干燥气候,将降至4700万吨。

  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即使是美国产大豆生长期之外的时期,影响南美产大豆收成的气候也不容忽视”。美国产收获之后的11月至第二年3月成为气候影响行情的新的时期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报道称,日本企业也将推动供应企业的多样化。日本大陆稻米公司的代表茅野信行表示,“油分增加,品质也保持稳定。已开始选择比美国产更低廉的产品”。或许有必要从扩大原料采购渠道这一角度重新思考南美大豆的增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