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澳端着中国饭碗砸中国锅

2018-04-21 20:26:5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4月18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铁道轮毂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此举距离美国宣布对中国产钢制轮毂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仅隔数小时。

  此前一段时间,“中国渗透论”、“中国威胁论”等反华言论在澳大利亚政界及部分媒体甚嚣尘上。澳前驻华大使杰夫·拉比认为,目前两国关系处于近30年来最坏状态。

  究其原因,澳大利亚对华战略的“分裂症”恐怕难逃其咎。端着中国饭碗,又砸中国锅,澳大利亚不够厚道。

  亦步亦趋,对华敌意不减

  近来,在对华“挑事”方面,澳大利亚紧跟美国,亦步亦趋,不止一次。

  据悉,在美国“封杀”华为和中兴通讯这两家中国厂商生产的手机之后,澳大利亚国防部发言人日前证实,根据美国政府的警告,他们正在逐步淘汰这两个中国品牌的手机。

  而在此前,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接连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及国防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澳大利亚国内有关“中国威胁论”、“中国渗透论”的调门也明显提高。

  2月底,在出访美国之前,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对媒体称,中国不是澳大利亚的威胁,“没有任何敌意”。然而,不少外媒认为,特恩布尔的表态并未改变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深深戒心。

  英国《卫报》直言,特恩布尔虽然嘴上说着不视中国为威胁,实际却已引入一揽子防外国干涉法案。

  澳《悉尼先驱晨报》称,特恩布尔暗示了自己看待中国的方式和特朗普类似,但美国似乎正在对华采取更加怀疑的态度。

  澳大利亚此后的种种举动似乎应证了这一点。

  3月,澳大利亚—东盟峰会在悉尼举行,这是双方自2016年以来举办的第二次峰会,也是澳大利亚首次举办与东盟领导人的会议。

  虽然此次会议议题没有直接指向中国,但外媒普遍认为,澳大利亚此时拉着东盟国家开会,与中国不无关系。

  《卫报》指出,东盟被澳大利亚视为对抗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军事、战略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在会前老调重弹,声称遵守国际法是处理地区冲突的关键,也被一些媒体解读为澳大利亚试图与东盟营造一个“应对中国安全挑战的战略同盟”。

  忽左忽右,冷战思维作祟

  “近段时间,澳大利亚国内正在进行补选,现任政府优势微弱,面临考验,华裔选票的重要分量让政府对所谓的‘中国渗透’格外敏感;另外,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为‘战略竞争对手’,作为美国同盟,澳大利亚选择跟随,在安全互信等议题上与中国形成对立。”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是澳大利亚最近反华调门提高的两个主要因素。

  不过,澳大利亚对待中国并不全是“任性”。仔细观察,长期以来,在对华政策上,澳大利亚更多是处于忽左忽右、摇摆不定的状态。

  中国社科院海疆问题专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鹏向本报记者具体分析了澳大利亚的“拧巴”表现:“一方面,澳大利亚在经贸领域高度依赖中国,并且需要通过与中国的全方位合作实现亚太尤其是南太平洋地区的稳定秩序,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在安全、政治等议题上,澳大利亚往往追随美国等个别域外大国,在南海问题上挑动事端,同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正常海外合作。”

  在这背后,实为澳大利亚既放不下中国饭碗、又忍不住砸中国锅的矛盾心理。

  数据显示,2017年,澳大利亚80%的铁矿石出口中国。同时,中国还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英国广播公司指出,与中国等国的贸易顺差,是澳大利亚经济在近25年来持续繁荣的重要支撑。“澳大利亚希望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其而言是战略性的。”王晓鹏说。

  与此同时,自居为西方阵营的一员,澳大利亚既摆脱不了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又想在亚太尤其是南太平洋地区保持所谓的战略优势。

  许利平指出,正是这样一种“心理分裂症”,导致澳大利亚总是试图在经济和政治安全方面寻求一种平衡。英国广播公司更为直接地分析称,平衡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成为澳大利亚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中的最紧迫问题。

  想要的太多,结果只能是心理失衡,最终什么也捞不着。

  “究其根本,澳大利亚还是抱着一种冷战思维,无法正确看待中国正常的综合国力增长和海外影响力扩大,由此在外交决策方面出现偏差。”王晓鹏说。

  互信互利,才是长久之计

  在澳大利亚国内,刺耳的反华言论以及由此带给中澳关系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商界和不少学者的深深忧虑。

  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安德鲁·福里斯特称,联盟党、工党和绿党的反华言论使所有澳大利亚人付出高昂代价。上海澳大利亚商会主席乌多·多林直言,如果关系继续恶化,对企业没有好处。

  在此之前,30名澳大利亚知名学者还发表致澳大利亚议会的公开信,呼吁各界停止所谓“中国影响力渗透”的争论,并要求澳政府推迟通过“抵制外国影响力”法案。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澳大利亚完全没有必要对中国抱有敌意或疑虑。

  “现实情况是,中国在安全上并不对澳大利亚构成实质性威胁,也与澳大利亚不存在任何领土纠纷。”许利平指出,围绕安全等议题的炒作,无非是一些政党为了争取选票和支持的短见之举。

  如果眼光长远,澳大利亚政府应该看清一个事实:长期执政的基础是民众支持,民众支持源自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而这份获得感离不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澳大利亚统计局18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越新西兰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游客来源国。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乔博称,自201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具价值的旅游市场,2017年中国游客在澳消费达到创纪录的104亿澳元。

  “目前,除了经贸往来之外,中澳之间的人文交流也日益密切,这些都是澳大利亚难以割舍的红利。”许利平说。

  “对澳大利亚来说,中澳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如果澳大利亚能够站位更高,定位更准,目光更为长远,那么双方存在的一些分歧就能得到有效管控和良好解决。”王晓鹏指出,中澳之间不乏对话协商的平台,关键在于澳大利亚能否站在一个正确的角度处理对华关系。

  看待中国,澳大利亚真该收收杞人忧天之心,治治对华心理的“分裂症”。(严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