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世界头号对冲基金进军中国!你想销户 桥水却来开户

2018-07-04 17:35:13 信息来源:券商中国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网上,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公示栏中,悄然出现了桥水基金的身影。这家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终于踏进了中国的私募行业。

  在6月29日刚刚获得备案的这家私募全名叫作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属于三大类私募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也就是说,桥水的在华投资方向将以证券市场为主。

目前,桥水中国尚未发行私募产品。

  目前,桥水中国尚未发行私募产品。

  实际上,早在2016年3月,桥水中国就已经获得WFOE资格,落户上海自贸区。今年4月,市场就有传言称桥水正在申请国内私募牌照。时至今日,这家巨无霸对冲基金终于迈出坚实一步,获批在国内开展私募业务。

  桥水基金:全球最赚钱的基金公司

  桥水基金到底有多牛?

  这家位于美国的对冲基金公司十分老牌,成立于1975年。其官网显示,目前,桥水基金为约350家机构管理着超过1600亿美元的资产,其客户包括各国央行、主权基金、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

  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美国对冲基金的平均亏损达到19%,而桥水基金却能斩获正收益,得到市场瞩目。据彭博社此前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桥水基金累计获得450亿美元盈利,一举超越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基金。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堪称对冲基金教父的瑞·达利欧(Ray Dalio)。

  现年69岁的达利欧出生于美国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爵士乐手,母亲则是家庭主妇。但他却凭借在金融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带领桥水基金成为全世界的头号对冲基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达利欧的中国情结由来已久。1995年,他把年仅11岁的小儿子送到中国留学,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留学生。此后,他的儿子还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帮助中国的孤残儿童。

  达利欧对于中国市场也是不吝看好。

  在2018年初,他曾经表态,相信中国处理债务问题的能力,对外国投资者来说,目前正是开始投资中国的时机。

  另一方面,据海外财经论坛Zero Hedge披露,桥水基金在今年6月向客户发布的报告显示,桥水基金对于美国市场的判断开始转为空头。

  桥水基金对客户表示,2019年是危险的一年,美联储加息和缩减流动性的举措,让现金变得稀缺,资本市场已经脆弱,因此看空几乎一切金融资产。

  空仓美国市场,进军中国市场,或许正是桥水基金当前的策略方向。

  桥水中国掌舵人王沿:桥水的生财之道是分散投资

  基金业协会的备案信息显示,桥水中国的法定代表人由桥水基金的中国区总裁王沿担任。

  作为桥水基金在中国的掌舵人,王沿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当过知青,做过工人,也曾应征入伍,参加过自卫反击战。之后王沿考上北大,1991年进入BBC广播公司工作,之后又投身金融圈,曾先后任职于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惠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等外资机构。2009年,王沿加盟桥水基金,至今已有9年时间。

  券商中国记者曾在2016年11月的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上聆听过王沿的演讲,他虽然自谦自己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赚钱,不过却精确剖析了桥水基金的生财之道,即平衡投资。

  王沿当时指出,桥水基金多年来的投资策略是,尽量平衡全部的投资组合,把做绝对收益的阿尔法和做相对收益的贝塔分开,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取多个相关程度较小的资产形成资产组合,充分利用分散性均衡的可能性来抵御各种不确定性,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回报。

  例如,尽量找到8到10个相关性极低的资产组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风险,也会极大地提高夏普比率,同时亏钱的可能性也极低。

  华尔街传奇达利欧对话私募大佬邱国鹭

  其实,关于分散投资的策略在达利欧的新书《原则》中也有提及。今年年初,达利欧携《原则》来到中国,一度引发了一波朝圣热潮。

  在这次中国之行中,曾有与会者提问,应该怎样做投资?达利欧当时的回答是:首先,没有什么投资是永远好的,总有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其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平衡你的投资组合。

  多位中国私募界的大佬参与了与达利欧的面对面对话,其中,就包括百亿级大型私募高毅资产的董事长邱国鹭。

  券商中国记者精选出两位大佬对话的三段经典问答:

  1、邱国鹭:我们都知道您是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的创造者,包括风险平价策略,过去这么多年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运用风险评价的策略,当太多人在使用这个策略时,会不会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

  瑞·达利欧:我觉得所有优秀的想法其实归根到底都是很简洁的,简单就是美。所以,全天候、风险平价,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可以控制风险水平,最后达到投资组合的相对平衡。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如何达到一个平衡,这就要考虑我到底要买多少股票,我有多少配置到债券,以及我应该配置多少,债和股的风险就可以互相对冲,从而做到一个投资组合的平衡。

  投资最好的驱动力是什么呢?就是通胀和增长,因为刚才我介绍了如何计算现金流的现值和未来值。如果经济出现增长,通胀出现走高,对一些资产类别是有好处的,对一些资产类别是有坏处的,这个时候我就要判断怎么做决策。如果通胀提高、利率提高,那就会影响债券的价格,这些就是投资界一些最简单的道理。

  所以,不管外部的环境出现什么问题,你只要作出一个最佳的决策,最佳的平衡,对你来说是影响最小的。当然,如果你是关注阿尔法投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如果都是做一样的阿尔法主动投资,那最后这个架构就会反映在市场的共识当中,最后就会一样,但是全天候策略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2、邱国鹭:您在书中提到成长是痛苦的,一个人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是有另外一种观点,做投资,要在你的能力圈范围内,要投资你所擅长的。那么我们在挑战自己极限的过程中怎么把控这种风险?我们是要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去挑战太难的公司,还是去找一些我们熟悉擅长的领域投资?

  瑞·达利欧:我觉得这和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你有自己的舒适圈,你有自己可能觉得比较艰难的中间圈,以及你可能一触碰就会非常恐慌的最外围的圈。如果你只是在舒适圈,你就会觉得生活很无聊,你再往外探一点呢,你要知道哪个度是极限,稍微探一点还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但是你不能往外走的太远。小错误不妨碍你获得成功,但是如果采取的风险太大就是无谓的风险。

  3、邱国鹭:您是去杠杆方面的专家了,研究过良性去杠杆、恶性去杠杆,这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中国今后三年将经历去杠杆,您觉得最大的风险点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中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瑞·达利欧:说到去杠杆,我觉得关键是要看这个债务是以本国货币计价还是外国货币计价。去杠杆一共有四种方法:

  第一,可以进行债务减计或者债务重组,要么去把这个债务违约,然后再去把它进行重组,把债务化解掉。

  第二,让央行开始购买资产,给市场注入流动性。

  第三,政府节省开支,这个过程就会非常痛苦,因为同时面临债台高筑和缩减开支两个压力,会带来很恶性的影响。

  第四,进行财富再分配,把富人的钱放在穷人的口袋里。

  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这四种方法。因为有些方法会促进通胀,有些会导致通缩。比如说央行印钞就是通胀效应,那么如何平衡通胀效应和其他的通缩效应呢?这就是做到去杠杆的关键。如果人们的收入增长会高于利率增长速度,就可以帮助减少债务的负担。如果债务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话,就可以从资产负债表这边管理,而且如果可以给它比较长期期限的话,这个债务是可以完美管理的。我们有个说法叫系统性重要的机构,就是在说这些债务管理。

  我还想强调一下,不要对去杠杆考虑的过多。这当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放到历史上看,哪些是最严重的问题。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很严重,虽然它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再比如说你看中国,如果你看中国在朱镕基时代做的结构性改革以及当时的影响,再看看现在,它可能就是个小问题了,所以大家要看的是生产率变化,这是更重要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已有12家外资机构在华备案证券私募

  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去年至今,已有富达、瑞银资管、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安中投资11家外资机构先后在基金业协会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桥水的加入,让外资私募的队伍扩大到了12家。

  除安中投资外,其余10家外资机构均已发行并备案产品,产品总数达到15只。最新备案的一只外资私募产品是 “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1期”,备案于6月5日,由贝莱德在中国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