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日产、三菱、马自达卷入数据造假

2018-08-13 05:18: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9日,马自达、铃木汽车承认它们在车辆燃油经济性测试和排放测试中违规作弊,其中马自达已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了报告。

  来自外媒的消息,该事件源起于日本国土交通省近期对日本国内所有汽车制造商的排放测试程序进行检查,发现马自达、铃木两家汽车制造商在测试中检测不当。

  其中,国土交通省在对铃木2012年-2018年生产的12819辆汽车进行抽样检测中,5401辆汽车在高低速度循环设定部分存在异常情况;而马自达被抽样的1875辆汽车(2016年-2018年生产)中,72辆汽车在测试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

  1

  丑闻频发

  实际上,这并非日本汽车公司第一次被曝出造假丑闻。

  2015年,日本高田集团承认其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对全球汽车行业造成了“有史以来最恶劣的影响”,殃及全球19家汽车集团近亿辆汽车。

  2016年4月,日本三菱汽车被曝在过去10年中销售的全部车型存在篡改油耗数据等违规行为。在给消费者的使用说明书中,三菱汽车的实际燃油效率数据被提高了5%-10%。

  同年5月,铃木汽车对外承认,铃木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测试油耗数据,致使测试数据与实际使用数据有所出入。

  2017年9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在检查中发现日产让部分未取得资质的工人参与最终质检工作,涉及对刹车等安全系统的检查。最终日产承认其在日本的6家工厂均存在这一情况,申请召回38款车型,共计116万辆汽车。

  同年10月,斯巴鲁在内部检查中也发现其在群马县的两家工厂从30多年前起,就存在让尚在接受培训、没有整车检验员资格的员工从事车辆出厂前部分项目的检验工作。

  近乎在同一时间,日本神户制钢公开表示,大约从十年前开始在其铝、铜加工厂篡改检验数据,并将以次充好的产品供应给客户,造假产品流入约200多家企业。紧接着,丰田、日产、斯巴鲁、马自达等车企先后透露使用了由神户制钢提供的铝制品。

  2017年11月,日本碳纤维制造商东丽透露,旗下子公司Toray Hybrid Cord(THC)在2008年至2016年7月期间篡改了用于汽车轮胎帘子布、软管和轮带的强化材料等149款产品的数据。THC将这些产品售予汽车制造商在内的13家企业。

  如今,马自达也加入了日系车企“造假”的行列,只有丰田、本田两家车企未出现类似事件。

  2

  日系车走下神坛

  回到中国市场,消费者在准备买车的时候,一定会被亲戚、朋友乃至4S店的销售人员告知一句话,“买日系车吧,品质好,小毛病最少”。再往其他领域延伸,有的消费者也认为日本工人追求匠心,做事严谨,做出来的东西品质上乘,甚至马桶盖、电饭煲都一定比中国产的好。

  诚然,日本部分产品的品质确实要远胜中国同级别产品,在制造领域要比中国人更用心。相关学者认为,造成中日两国工人、产品如此差距的原因在于日本民族非常重视资源利用、制造细节和效率提升。

  以汽车为例,自奔驰发明汽车、福特发明流水线作业之后,正是日本丰田汽车掀起了汽车产业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精益生产方式,即从源头至结果,于各个环节重视品质和效率。包括丰田汽车当前推出的TNGA架构,则是在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品质和效率再提升。

  而在中国市场,日系车企开始对生产方式或者制造流程进行包装、宣传,提升消费者对日系产品的好感度和信任度,譬如,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方式”,本田汽车的“技术宅男”、“工匠精神”形象,马自达对极致技术的不懈追求等,在传播中不断被放大,进而衍生成为社会各界对日系产品的认知标签,日系车品质好、故障少仿佛像是社会共识一样。再上升一步,即是“匠心神话”。

  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日本车企造假有悖于匠心精神,而且日系车的可靠性似乎并非人们认知中那样高。在权威机构美国J.D.Power的质量榜单中,日系车雷克萨斯长期垄断VDS车辆质量榜,而保时捷、起亚等车企则长期占据IOS新车质量榜。

  3

  拖累日本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日系车频繁爆发的造假丑闻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打击日系车在全球市场的形象,进而影响销量和利润情况。

  来自福布斯评出的2015年日本上市企业2000强中,净利润高于30亿美元的日本企业一共有13家,其中日本丰田汽车的净利润高达191亿美元,超过日本其他所有企业,排名第二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净利润为106亿美元,这是日本仅有两家的净利润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

  在日本制造业中,如果算上包含卡车业务的日立集团,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制造业企业都是汽车公司,分别是丰田(191亿美元)、本田(56亿美元)、日产(43亿美元)、三菱(38亿美元)及日立(30亿美元)。

  统计包括马自达(18亿美元)、五十铃(11亿美元)、铃木(10亿美元)在内的日本七大汽车公司的总利润,已高达367亿美元。深圳学者宁南山曾撰文表示,“如果加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轮胎、玻璃、钢铁及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总利润几乎占到日本2000强制造业公司的一半。”

  在近两年日系车造假丑闻的影响下,涉事车企的部分车型在日本本土的销量已经出现下降,2017年,日产标准型车在本土销量为156046辆,同比下降3.7%;三菱汽车小型车销量为11254辆,同比下降12.41%;铃木汽车标准型车销量为8916辆,同比下降7.05%。

  在马自达、铃木这起测试造假事件中,日本国土交通省石井庆一对外表示:“这种情况让用户对汽车质量和汽车制造商的质量控制体系感到焦虑。”如果日本汽车制造商不能解决造假问题,接下来受到影响的将不只是单个车企,甚至会影响到日本企业对外的匠心形象,乃至日本经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