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小黄车迎“至暗时刻”向我们发出警示

2018-12-22 05:00: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退押金的问题解决不了,ofo的品牌价值和商誉会加速流失。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不断深入,某些互联网新业态也在经历着与共享单车一样从“轻”到“重”的过程,未来类似的“考卷”还将不断出现。只有在保护创新和防范风险间找到一个公众满意的答案,才能充分保护用户们乐于“尝鲜”的宝贵信心

  近日,身陷传闻已久的小黄车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超过1000万用户涌入ofo的“退押金系统”排队,即使按照每人99元押金计算,ofo也需退还近10亿元。对于9月份就被供应商因拖欠货款告上法庭的ofo来说,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如此大规模的退款需求。正因如此,尽管ofo表示会按顺序退款,但一天的时间内获得退款的用户仅有不到5000人。

  作为共享单车两巨头之一,小黄车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用户到底是否能够拿回押金?

  “退押金”是ofo理所当然应尽的义务,毕竟押金只是押金,有押就有退,即使快速扩张的愿望再急迫,面临的资金压力再沉重,也不能将用户的押金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至少应该考虑到一旦遇到用户挤兑押金,如何化解风险。但是,现在看来ofo显然并没有给自己也没有给用户“留下后路”。

  这样一来,ofo管理层已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毕竟大量用户还堵在公司总部门口,退押金的问题解决不了,ofo的品牌价值和商誉就会加速流失。倔强且年轻的ofo管理团队在与资本、收购方漫长的“拉锯战”中错失了太多机会,现在他们必须作出选择,哪怕退出的代价再大,哪怕贱卖自身,也必须要给自己的用户一个“说法”。

  这也给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团队敲响了警钟。如何评估自己的价值,如何处理与资本方的关系,一直是创业者们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资本是冷酷直接的,其目的就是盈利,因而会在瞬间“变脸”;也可能没有公司的创始团队那样眼光长远,但资本也在观察整个领域与行业,来自资本的建议与要求,不一定只是为了实现或折损创业者们的自尊。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扩张好比一场超越想象的美梦,如果没有符合逻辑的商业模式和持续造血的盈利能力,梦总是会醒的。

  当然,用户们恐怕也要对小黄车拿出一点耐心。诚然,千万级别用户的退押金需求,给ofo管理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在另一方面,这样的压力必然会传导到有意接手ofo的“下家”,一旦ofo被视为难以挽救的“烫手山芋”,只能破产清算。按照此前破产的小鸣单车回收处置办法,每辆单车只能作价12元,其清退用户押金将成为一项“不可能任务”。

  即使在今天看来,共享单车依然为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提供了方便和最有效率的方法。不过,在快速扩张中所沉淀的大量来自普通用户的资金,以及众多共享单车占用包括道路在内的公共资源,也让共享单车同以往轻资产的互联网新业态完全不同。包容审慎的监管大方向,保护了包括电子商务、网约车等一系列细分领域,但如何更准确地预判风险,更有力地保护公众权益,确实值得监管部门在这场共享经济的潮涨潮落间作出总结。

  毕竟,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不断深入,某些互联网新业态也在经历着与共享单车一样从“轻”到“重”的过程,未来类似的“考卷”还将不断出现。只有在保护创新和防范风险间找到一个公众满意的答案,才能充分保护用户们乐于“尝鲜”的宝贵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