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决策”:智能制造或将带来革命性机遇
2019-04-19 18:46:17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核聚变”式爆发,各主要工业国围绕智能制造所制定的“再工业化”战略也加速推进。我国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智能+”的概念,将智能制造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日前,毕马威中国联合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从工具革命到决策革命——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之路》(以下简称“报告”),深入讨论智能制造的基础与内涵。报告以“数据+算力+算法”这一大技术体系为核心,从产业链的视角详细阐述了科技对制造业五大生产环节的全面提升和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制造的4条赋能路径,全面解读智能制造带来的“工具+决策”两个维度的革命性机遇。
智能制造意义重大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当前,智能经济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智能+”概念。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毕马威一直积极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结合多年来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帮助制造业企业利用数字科技提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认为,智能制造的意义,就在于如何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不确定性,让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自动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
报告分别从需求洞察、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和售后五大产业链环节详细阐述了“数据+算力+算法”这一技术集群对制造业生产环节的赋能重构。报告认为,与传统制造体系相比,智能制造生产体系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洞察从间接到直接,研发环节由串行到并行,采购环节实现自动化、低库存化和社会化,生产环节全面智能化,以及无所不在的智能销售和售后服务。
报告通过深入研究,并结合淘工厂、恒逸石化(15.72 -1.93%,诊股)、中信云等企业案例,总结了智能制造的4条赋能路径及其为企业带来的巨大价值。一是规模化供给解决定制化需求,实现长尾重构;二是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快速推出新品,实现敏捷响应;三是工业大脑结合行业洞见,重构人机边界,实现智能决策;四是工业互联、云中台助力大型集团构建高度协同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智能化组织受关注
报告提出,数字化时代对组织的最大影响是对商业模式的颠覆。在数字化技术和共创文化的驱动下,传统价值链导向的商业模式逐渐向平台化的模式迁移,数字化时代的竞争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个性体验、多向互动、参与平台(或交易平台)、生态系统”4个方面。而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是通过清晰透明接口的交互连接、多方关联群体的共同创造、数据算法的智能驱动和多边网络效应的协同发展来实现的。
报告通过剖析数字化时代新型商业模式的关键驱动要素,并结合对相关智能化组织的观察,总结出了智能组织的几大特征。未来的组织将以客户为中心,在客户体验、在线交互、群体创造、接口透明、智能驱动、网络协同6个维度上,实现智能化。客户体验重点关注的是为客户提供增值、创新、深层次的个性化体验,在线交互重点关注的是业务的在线化和多向增值交互;群体创造重点关注的是通过整合和吸引相关资源,实现对内跨部门、对外跨边界的共创共赢;接口透明重点关注的是接口的清晰易懂、开放性和扩展性;智能驱动重点关注的是数据、算法和专家智慧针对业务的迭代驱动;网络协同重点关注的是协同的工作效率和决策精准性,以及单边或多边网络效应的有效激发和科学治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智能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并结合对于中国企业组织模式的洞察,将智能组织划分为1.0至4.0的4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