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底层技术决定人工智能“跑速”

2019-05-06 16:41: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从DeepMind的人工智能围棋高手AlphaGo到基因测序高手AlphaFold,再到近期Google AI放出了一种叫做MorphNet神经网络模型优化技术,谷歌总在技术的最前沿不断挑战人工智能的边界。而这一切能力都源于谷歌强大的人工智能底层能力——开源机器学习框架TensorFlow。

  早在2015年底,谷歌就将TensorFlow开放给全世界。这种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的重要性就好比芯片,它是一切运算的基础,对硬件的发展形成了底层的制约,如果没有底层技术,那么再过人的想法都无法实现,因为AI开发者不能每开发一个模型就从最底层重新来过,要想进行算法训练、模型开发、应用部署,都必须在一定的开发平台上来完成。

  

  在美国,各大科技公司都非常重视对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开发。比如谷歌在云计算、硬件、语音助手、AI教学等业务中,全都以“TensorFlow优先”为主导,用尽各种办法将开发者引导至自己的开发平台上,并且坚决不兼容其他开发框架。

  这种封闭的做法也引来其他美国巨头的不满。Facebook、微软就形成了以caffe、Python结盟形式的“反谷歌联盟”,希望打破谷歌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

  在中国,目前已经开发出深度学习框架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屈指可数。百度从2013年开始研发自己的深度学习框架PaddlePaddle,经过长期内部应用后,在2016年正式将其进行开源,从而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争夺战中,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和产业壁垒。此后,百度提出All In AI战略,推出百度大脑、DuerOS、Apollo等涵盖智能生活、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平台,积极向谷歌靠拢。

  BAT中的另外两家则将更多的资源押注在新技术产业。阿里巴巴就在过去几年里发布神经网络芯片“Ali-NPU”、全资收购中天微、成立半导体公司,并布局了量子计算等技术。而腾讯也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云服务,研究量子计算、虚拟人等一些前沿技术方面开始布局。

  但是必须承认,在硬件和底层技术方面,BAT与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仍有差距,但中国的开发者和企业从未停止过奔跑,尤其是大量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它们在AI底层技术的开放方面投入更多。

  这也与近年来来自BAT等公司的巨量投资不断涌入这些AI初创公司有关。根据研究机构CB Insights发布的2019年全球Top 100 AI创业公司年度榜单,中国有6家公司上榜,其中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多达5家。

  不仅如此,2018年年度融资最多的AI公司前三名有两家来自中国,商汤以16.3亿美元的年度融资额高居榜首,旷视以6.08亿美元融资额位列第二。

  全球私人资本仍在不断流入人工智能领域。根据美国新创公司数据挖掘平台Crunchbase发布的最新数据,私人资本对于AI领域的初创企业投资增幅明显,投资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中国。

  2019年全球Top 100AI创业公司中排名前三位的中国公司分别是商汤、依图和第四范式,最高估值依次为45亿美元、24亿美元和12亿美元。另一家入榜企业地平线机器人在榜单发布时尚未入选,不过今年年初,地平线宣布了新一轮6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3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入选2019年Top 100AI初创公司相比2018年有了较大的变化。2018年入选的企业出门问问、今日头条、英语流利说、优必选、寒武纪这5家公司落选,取而代之的是依图、第四范式和地平线。巧合的是这些公司都聚焦人工智能底层技术。

  截至目前,商汤、依图、第四范式和地平线可以说分别成为了各自的领域的头部公司,商汤和依图占据了安防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第四范式在金融反欺诈领域独占鳌头,而且集齐了中国五大银行的投资;地平线则是专注于人工智能将芯片和算法结合的企业。

  以目前估值最高的AI初创公司商汤为例,与大多数搭建在已有底层系统的AI公司不同,商汤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AI底层框架搭建,自主搭建了深度学习算法平台和深度学习超算中心,为原创AI算法与技术的迭代升级提供支持,这将为商汤带来更多的时间窗口,形成技术壁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