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卷土重来:电话骗徒假装公安行骗金额达7700万

2016-03-11 10:35:31 信息来源: 香港大公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冒认公安电话骗案卷土重来,更出现“变种加强版”的“新剧本”。今年起已有54宗个案损失7700万元。香港警方发现,骗徒去年十月起“变招”,先假扮速递公司讹称事主被冒认身份犯罪,继而转驳“公安”诱使事主“录音备案”避过被识破,又编造“金融清查单”套取资产状况,最后安排同党假扮检察官“特事特办”,令人信以为真,不了解细节的市民仍易上当,呼吁如遇类似情况应尽早挂线及报警。

香港大公网报道,负责统筹打击电骗的东九龙总区重案组总督察林焯豪昨日于记者会表示,今年截至三月八日接获84宗假冒内地官员电话骗案举报,其中一至二月有76宗举报,49宗涉及约1700万元损失。踏入三月截至八日已录得八宗举报,有五宗损失约6000万元,主要来自一名受害人,他于三月五日报称去年十月被骗超过5800万元,是目前损失金额最大案件。

诱事主“录音备案”避识破

东九龙总区重案组高级督察谭汝禧指出,骗徒仍会先冒认银行、邮政、速递等机构人员来电,讹称事主有包裹内有违法物品被内地截获,当事主否认便改称事主身份可能被盗用,建议替其“报公安”;电话转驳至扮成公安的另一骗徒后,近期多要求事主以“保密理由”到宁静地方“录音备案”,隔绝事主与外界联系,令事主亲友不能及时提醒。

“公安”继而藉词比对犯罪分子资产云云,套取事主户口、基金、股票、物业等资料作“金融清查单”,摸清事主的财产后,便假装呼叫“公安总台”,询问事主有否牵涉其他案件,另一骗徒便回覆事主涉及“重大经济犯罪”正被通缉,出示附有事主相片及资料的“冻结管制令”或“刑事拘捕令”,威吓事主户口不能用作买卖,亦会被公安拘捕。

事主完全上当相信被通缉后,骗徒还有最后杀着。谭汝禧称,“公安”最后再接驳到另一假扮“检察官”的骗徒,扮称对事主身份被盗表示同情,可助其“特快查办”,但要先存入“保证金”到指定“安全帐户”作担保以证清白,部分案件骗徒或诱使事主下载恶意程式,或直接遥控操作事主电脑,以网上理财方式转走毕生积蓄。

林焯豪形容,警方去年防骗宣传见效,令骗徒于是改变策略,“在每一个故事加强内容可信性,将骗局演绎更加逼真,加了元素似乎与正规调查相近,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哗众取宠令市民信以为真、疑幻疑真”。他称,受害人一半是香港人,其余是新移民、内地生或在港工作内地人,亦有两成受害人报称家庭主妇。

此外,警方留意到每年二月电话骗案举报较少,估计是骗徒都要回乡过年,但到三至七月数字又再回升。

林焯豪指出,不时有市民被骗及损失,反映市民知道有类似骗案,但对细节不留意,呼吁接到电话要更加倍留心,当意识到对方有问题,立即停止对话可避免上当。

内地官员不会用电话收保证金

类似假扮公安来电诈骗手法去年肆虐全港,香港警方去年接获高达1423宗报案,比2014年23宗大升60倍,561宗受害人损失2.9亿元,占该年整体电骗案九成损失,虽已较去年七月高峰期838宗回落,现时仍是主要电话诈骗手法。香港警方多次重申,内地执法及司法人员绝不会透过电话要求事主提交保证金。

东九龙总区重案组总督察林焯豪透露,警方正与城市大学合作研发一套诈骗来电识别系统,分辨外地打入香港冒号程式、假扮来电显示,以及渔翁撒网诈骗电话语音,过滤恶意来电,警方主要提供防罪意见及技术意见。警方亦正与资讯科技界合作,经综合资讯平台加强宣传,推动用户使用手机 防护。

内地公安部去年十月,联同香港、台湾地区及印尼、柬埔寨、菲律宾等多个东南亚国家警方采取大规模联合行动,拘捕超过400名疑犯,单在印尼捣破的一个跨境电话骗案集团拘捕多达224名疑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