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轻生者家人情况如何? 港媒:自杀风险比常人多三倍

2016-03-17 10:44:33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轻生者家人情况如何?港媒:自杀风险比常人多三倍

学生承受压力问题,近月成为社会焦点。资料图片:香港《大公报》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轻生之后,其家人情况如何?一名本学年轻生学生的家长,惊闻噩耗后,心神不定至失去自理能力,幸及时求助,心理及精神状况得以平服。有前线社工透露,家中曾有人轻生,其家人的轻生风险会比一般人多三倍。不过华人社会普遍认为轻生是“家丑”,羞于启齿求助,变相令轻生风险在家族蔓延。

 

 一名大专生在本学年静悄悄地在郊区自杀,他的母亲(化名A女士)全不知情,直至发现遗书,才赫然得知儿子已经自寻短见。A女士即时报案,警方搜索几日后终于在郊区发现她已经身亡的儿子遗体。

  出事的家庭属于离婚家庭,两名儿子跟随A女士生活。A女士最初得知其中一名儿子轻生离世,未能接受事实,几天以来一直痛哭,哭得泪管也发炎。她的双脚更长期不自控地发抖,没法走动,只能留在家中。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自杀危机处理中心资深危机辅导员韦赛姬,收到该母亲的转介个案。最初,家访时,A女士被哀伤淹没,几乎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已经几天没洗澡,神不守舍。韦赛姬指出,A女士不时在耳边听到亡子的声音,甚至仍然幻想亡子只是外游升学,总有一天会平安回来。有时勉强入睡,却因梦见亡子遗体而吓醒,甚至亦想轻生去陪伴亡子。

  韦赛姬指A女士个案并非单一。她处理过的个案中,逾70%的轻生者家人都有精神或情绪困扰,需要接受精神科辅导或治疗。不过鲜有轻生者家人会主动求助,他们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以及自责等等精神压力无法纾解,心结一直压抑下去,就将家人导向成为下一个潜在轻生者。

  韦赛姬称,A女士个案因得到同事及其余儿子支持,才及时阻止情况恶化,A女士有幸得到多方协助,也需要花四个月时间才得以排解心结及情绪,重回正常生活。

  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社工透露,华人社会普遍认为轻生是不光彩,近乎是家丑,倾向隐瞒。曾有个案显示,有家庭为隐瞒子女已轻生身亡,向亲戚讹称子女去了海外留学。

  另一个倾向隐瞒的原因,是亲朋戚友未能体会轻生者家人的伤痛,甚至认定轻生是家人一手造成,不单未作出关怀,更无情地作出批评,进一步令轻生者家人选择秘而不宣,也不作求助。

  据过去资料,一个轻生者将对六至三十人有负面影响。曾有个案显示,有轻生者家人得不到支持,家族先后一个个地决定轻生。亦有小四学生目睹有陌生人跳楼,令轻生想法烙在脑中,每当面临困难就总会把轻生列为解决选择之一。

  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亦呼吁需要给予身边人正能量,从另一个方向预防轻生风气蔓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