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赴港献艺的内地艺术家谈香港艺术底蕴

2016-04-02 11:07:02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中新社香港4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随着香港、内地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内地人创作的电影、舞剧、音乐越来越多地登上香港舞台。4月1日晚、2日晚,三位来自内地的知名艺术家将现身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为一场名为《王健的海顿》的音乐会献艺。

 

 这三位内地艺术家分别是,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余隆,他也是香港管弦乐团首席客席指挥;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的内地大提琴家王健;作品曾被世界各地知名乐团演出的青年作曲家杜薇,她也是香港管弦乐团2015—2016乐季“何鸿毅家族基金驻团作曲家”。

  此次音乐会举行之前,中新社记者专访了杜薇。她花了半年时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七夜》,将在音乐会上进行首演。音乐厅的硬件和软件、香港管弦乐团的表演水平、香港观众的素养,都让这位三十多岁的作曲家感到满意。

  与香港管弦乐团合作之前,杜薇2015年6月曾到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听了一场演奏西方古典乐的音乐会。到过世界各地许多音乐厅的杜薇说,这场音乐会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香港文化中心的外表,如今看起来或许不再光鲜,但音乐厅的声音真得不错。这位来自北京的作曲家说,用北方话说就是“好使!”“(音乐会现场的)声音很干净。(乐团)表演水平高,音乐厅的音效又把这种干净的声音很好地衬托出来。”

  这场音乐会让她对合作对象——香港管弦乐团充满信心。她说,“乐团的专业水准高,在技术层面上,他们完全可以演绎我的作品,我不会担心他们的演出水平。”

  香港观众打动杜薇则要追溯到六年前。2010年,一个内地团队根据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一部芭蕾舞剧赴港演出。为舞剧作曲的杜薇说,舞剧的演出时间要比音乐会长,还有中场休息,但没人离开,全场处于一种很安静的状态。“这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作为创作者,完全能感受到观众给出的气场。”

  舞剧演出结束后,观众主动与创作人员交流。如果喜欢,他们会毫不吝啬地当面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演员、舞台和观众之间互动的杜薇说,但在其他地方,有的演出却没有这样的效果,观众的反应告诉自己,他们显然没有接受(演出)。

  东西方文化在港融合日久,百年文化积淀渗入各个细节。杜薇说,香港演出的节目单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制作节目单的人想方设法,好像讲故事一样、用文学语言解释音乐,让观众接受、喜欢文艺作品。

  此次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何鸿毅家族基金的支持下,香港管弦乐团2013年展开的“何鸿毅家族基金驻团作曲家”计划,支持华裔作曲家在创作乐曲的过程中,探索中国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的关系。杜薇创作的《七夜》,是该计划的委约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