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通讯:香港亚视再见了 众人追忆昔光辉

2016-04-02 11:07:44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中新社香港4月1日电 题:香港亚视再见了 众人追忆昔光辉

  中新社记者 李焯龙

  在港服务逾半个多世纪的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有限公司(亚视),其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1日正式届满。当踏入2日零时零分,亚视免费电视广播的岁月将画上句号,与观众告别。

  “再见亚视,我不舍得。”陪伴港人走过近一甲子岁月的亚视“关机”停播在即,对它依依不舍的,不仅有亚视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还有不少香港市民。

 

 亚视的前身是“丽的映声”、“丽的电视”,成立于1957年5月29日,不但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也是全球第一家中文电视台。1973年开始,向全港观众提供免费广播服务。

  多年来,因亚视走红的香港知名艺人,女星关之琳、影星张家辉、歌手黎明,已故男星张国荣,数不胜数。

  4月1日,亚视跟香港观众道别的最后一个节目,将是当晚11时10分在亚视“本港台”播出的《Miss Asia 25th 葡萄牙瑰丽巡回》,这是2013年亚视为庆祝亚洲小姐竞选25周年而制作。

  1989年参加亚洲小姐选美活动而加入亚视的袁洁仪说,在亚视担任了7年儿童节目主持,每天对着许多小朋友工作十分开心,能为不同时期的小朋友送上欢乐感到非常满足和愉快。

  香港市民李美娜坦言,对亚视停播感到惋惜和不舍。43岁的她称,从小就看亚视的节目,亚视陪伴她成长,多部经典剧集如《大地恩情》、《天蚕变》等百看不厌,“今晚回家后,会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亚视(广播)结束,期待后会有期!”

  亚视如今只剩下约160名员工,73岁的节目部高级节目执行主任程启光就是其中一位。在亚视工作长达54年的他说,最舍不得的是亚视失去免费电视牌照。他表示会在公司留守到最后的一刻。

  程启光在亚视从订购影片业务做起,亚视养活了他一家。

  曾在亚视竞争对手——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工作的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前总监卓伯棠说,上世纪70年代是香港电视业最辉煌的时期。1975年至1978年,亚视、TVB与已倒闭的佳艺电视,形成“三台鼎立”局面,香港电视业人才辈出。

  在卓伯棠看来,香港电影能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兴旺,有赖电视业在70年代起蓬勃发展,大部分电影人才,包括导演、技术人员等,均出身电视台,当中不乏亚视人身影。亚视帮助香港培养了大量人才。

  他还指出,透过输出优秀人才,亚视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电视业发展。80年代,新加坡政府电视台欲进一步发展,招聘了一批香港电视界人才开拍电视剧集,当中以来自亚视的最多。

  卓伯棠说,亚视创作过不少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其中,《大地恩情》的收视点一度超越TVB,逼使TVB腰斩剧集。另外,上世纪80年代左右推出的武侠剧《大侠霍元甲》及《天蚕变》,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也大受欢迎。

  香港知名编剧黎文卓认为,观众当时对武侠剧题材感到新颖。但电视台开拍武侠剧较时装剧辛苦,需要的资源特别多,所以TVB不太愿意开拍武侠剧。结果,亚视“人弃我取”策略凑效,成功走出自己的路。

  亚视的新闻报道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也曾辉煌一时,口碑不逊于TVB。1988年加入亚视新闻部,见证这一辉煌时代的曹虹忆述,同事当年团结一致,拼命工作,至今印象难忘。

  由实习记者最后当上新闻主播的曹虹坦言,亚视当年愿意大胆放手让实习生参与大型采访,这让她急速成长,幷学会当记者的使命和责任——报道要全面,不能马虎,要对受众负责任。

  现任香港恒生管理学院协理副校长的曹虹说,在亚视新闻部工作3年多,为日后事业打下良好基础。今天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继续向学生传授她在亚视那份新闻使命感。

  13年前的4月1日,张国荣自杀身亡。13年后的这一天,其娘家亚视也画上句号。这一天对亚视所有在职员工和前员工、观众支持者来说,真是一个感慨万千的日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