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澳在线:学业压垮创意 香港学童为何不快乐?

2016-04-06 11:15:47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4月4日是香港儿童节,猜猜香港小朋友们的节日愿望是什么?有调查显示,近四成学童的儿童节愿望居然是不用做功课。逾八成小学生认为,学习时间过长及功课、考试量过多,让校园压力变大。如何让学童快乐学习,成为香港近日的社会热点话题。

 

 学业压垮孩子的创意

  香港近期一项“儿童压力指数”调查结果显示,86%的小学生认为校园压力来源是学习时间过长,81%人认为是功课与考试量过多,71%人认为是课程沉闷。家庭生活压力方面,97%小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是父母常争吵,其次是父母期望太高,占73%,自己与家庭成员关系恶劣占67%。

  另一项由香港明爱青少年及小区服务组织的“小学生读书压力关注组”调查发现,受访学童创意思维与睡眠时间成正比,而做功课时间愈长,创意愈差。以7分为满分,受访学童平均创意思维得分不足3.5分。近两成学生平均每日有9份或以上的功课,17%人曾试过做功课至凌晨1时或以后。儿科专科医生林蕙芬解释说,5至12岁儿童每日最好有10至11小时睡眠,因为大脑在睡眠时,会将短暂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有助学习。

  明爱青少年及小区服务注册社工陈伟杰表示,近半学童在受访时情绪表现负面,有人称“有想过轻生,很累”,也有人“觉得自己很笨”,厌恶学习,形容压力“如吊颈般”。

  关键在改变家长观念

  面对校园及家庭生活中压力处处,“不用做功课”成为受访小学生最渴望的儿童节愿望,占39%,盼与朋友尽情玩乐占33%,渴望与父母去旅行则有30%。总的来看,香港学童都希望能暂时摆脱学业,放松去玩。

  小学生的这种亚健康状态引起香港社会广泛关注。港区教育局署理高级课程发展主任陈继耀3日撰文表示,学习与游戏不必相悖,改变现状的关键是,家长及学校要下定决心改变“孩子要赢在起跑线”、“课外活动是功课的一部分”的扭曲观念。

  香港幼儿教育专家郑继池也称,适当的压力有助儿童成长,但过多压力会造成负面作用。他建议家长避免在课余时间强迫子女参加兴趣班,相反,增加亲子活动,一起运动、野餐及拍照等,有助减压及增进亲子关系。家长亦应向小朋友传授乐观心态,视压力为人生中的挑战,将负能量转为正能量。

  政府和学校也在找平衡

  为让小学生愉快学习,香港教育局也推动教改,给学校、教师及学生拆墙松绑。不少学校举办富趣味的科学日,安排如设计摩天大厦、冲天直升机等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动手做”及思考。

  香港五邑邹振猷学校校长沈耀光表示,两年前开始,他们学校就只在午饭前安排学科课堂,午饭后则安排不同活动,如课外活动、另类学习,包括播放影片等,他还呼吁各界“要以孩子心做孩子事”。

  陈继耀特别指出,教改措拖是否成功,还需家长以至整体社会在文化观念上改变,并以实际行动配合,而不仅仅是拘泥于表面的某种形式。“是否真的有必要强求‘零功课’?是否需要枯燥无味的操练?”他期盼家庭、学校与教育局配合,助孩童在学习与闲暇之间找出平衡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