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致力保障交通安全 香港警方道路执法不避长者

2016-05-30 12:16:18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致力保障交通安全香港警方道路执法不避长者

(资料图片)

  香港警方近日完成为期1周的全港行人道路安全行动,通过严厉执法提醒行人,尤其是长者注意道路安全。行动期间,警方共发出15个口头警告和1700多张传票给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警方发言人呼吁,行人应小心及安全地过马路,违规者可被罚款最高2000港元。

 

 对长者一视同仁予以检控

  警方交通总部行政科警司叶小明称,长者是交通意外的高危群体,“2013年至2015年,长者占交通意外丧生的行人数目平均超过一半;即使在2014年因交通意外而死亡的人数为历史低位的100人,当中有63人为行人,长者占比同样高达58%。”

  叶小明说,以往前线同事反映,长者违规过马路被截停后,往往展示身份证,以年纪大求情,而警员也多酌情不予检控,只警告其勿再违规。但本月底针对行人道路安全的执法行动中,如果长者违规过马路,会不予警告或酌情处理,而是一视同仁予以检控。他强调,警方并非不尊重长者,但希望通过严格执法改变其不当及不安全的行为。

  高龄司机是交通意外高危族

  警方发言人表示,行人通常违反的规则包括不遵守交通灯号,在距离行人天桥、行人隧道或行人过路设施15米范围内而不使用这些设施横穿马路,以及攀越路边围栏或穿过中央分道带进入车路等。而长者常有贪方便钻车缝冲出马路等情形,以致驶经车辆司机未及时察觉,酿成悲剧。

  高龄职业司机同样属于交通意外的高危族。据介绍,去年有1105辆公共小巴涉及交通意外,当中44%司机为长者;有4332辆计程车涉及意外,长者比率为31%。发生意外的常见原因是驾驶不专注,发言人呼吁长者职业司机要养足精神再开始工作。

  由于香港路面登记车辆数目每年以4%至5%的速度增长,交通意外风险自然相应增加。叶小明介绍说,早上9时上班时间及下午4—7时下班时间的伤亡率较高。此外,29岁以下司机交通意外率普遍较高,其中24岁以下驾驶电车的“新牌仔”,每1000人涉及73.2宗意外,比例远超其他年龄组别。

  严格执法与安全教育并行

  警方称,各警察总区道路安全组人员在行动前,已在全港多个地点派发宣传材料,加强行人对道路安全的意识,并呼吁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此次行动希望减少涉及行人,特别是长者及学童的交通意外。

  对于警方执法一视同仁,多数市民表示支持。在他们看来,过去交警执法中对长者网开一面,令其违规后把年龄当作“免死金牌”,期望借此逃避惩罚,长此以往助长该群体的侥幸心理。但也有人表示反对:相邻斑马线间隔太远、人行天桥设置复杂、马路太宽绿灯太短……种种不便让老人家如何遵守?

  对此,香港警方表示,若有长者因腿脚不便导致未能遵守交规,将酌情处理;香港特区政府也指出,将在年内对部分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时长重新调整。(俞 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