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媒体评何韵诗事件:支持港独就别再想赚大陆钱

2016-06-10 11:25:30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来源:侠客岛

政治立场日渐成为大陆和香港、大陆和台湾之间异常敏感的一个痛点。

继香港“占中”时的杜汶泽、台湾大选前的周子瑜之后,另一个支持“占中”的香港艺人何韵诗,因为法国兰蔻的一纸声明被推到了两地舆论的风口浪尖。

何韵诗之前获邀参加兰蔻的一场音乐会,引发内地网友抗议抵制后,兰蔻一日之内两次发表声明,表示何韵诗并非其品牌代言人,试图与何韵诗划清界限。之后又以安全为由,取消了原本与何韵诗合作的演唱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昨天,香港多个反对派跑到广场集会抗议,声称兰蔻受到政治压力自我审查,侮辱香港异见艺人,有害言论自由等等。还号召全香港人抵制兰蔻及其母公司旗下所有品牌,导致兰蔻在港全部门市和专柜暂停营业。

从整个事件的始末看,都没有大陆和香港政府的任何影子。政治压力何来呢?只不过是两边舆论的对立下,作为商家的兰蔻,选择了不得罪大陆市场的稳妥手段,以维护自己在大陆这边的利益。把商家的这种自我保护策略,上纲上线到“政治压迫”,无非又是香港反对派借机生事而已。

反对派的这种“受迫害症”已经产生了臆想,用泛政治化的视角看待一切两地间的矛盾与异见。就像一个极度不安的孩子,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视为冒犯,引起狂暴的反抗。

但事实呢?随着这些年内地的发展,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明面上看,是经济差异的缩小甚至赶超,香港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动摇。暗地里却是香港人与生俱来的对内地的优越感遭到了现实的挑战,而内地人的自信在香港的徘徊中找到了最好的支撑。

这我们在内地的舆论场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

在民主、自由等话题上,内地的舆论场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对立。但在反对港独、台独的话题上,几乎都能获得内地网友一边倒的支持。这背后不能理解为都是政府在背后的怂恿、鼓动,更不能把这些网友都看做是被政府蒙蔽的傻子。

可惜,很多反对者依然把内地视作落后的愚民统治,在心理上固执着一种虚幻的政治和文化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绝对不是来自于身为中国人本身,而是来自几十年前的殖民时代。他们无法接受,也难以理解内地突然高涨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

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调试,但“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反对派的攻击下,兰蔻在港的门店暂停营业

至于这些被舆论推到前台的艺人,无非还是这个话题:政治与金钱。

先说政治。政治是众人之事,任何一个人只要对公众生活有想法,自然会涉及政治立场。因此,艺人持有政治立场很正常。但你一旦把自己的政治立场放到公众场合中,去影响他人的时候,政府就有权利干涉。

你有你的表达自由,政府同样拥有维护公共安全的义务。如果你的表达自由是煽动对抗,甚至颠覆政权,政府有权采取暴力措施制止。个体表达自由和政府的公共安全之间留有多大的空间?这个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限度。但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都无法容忍对政权挑衅和对共同体团结的危害。这也是国家暴力存在的理由。

但可惜,不少反对者明显“自由过了火”。他们把“表达自由”扣上了泛道德的帽子,只要反对政府就是有理,越是过火的举动,就越是能成就道德的光环。于是,政府和反对者之间就没有一个缓冲的地带,动不动就上街游行,动不动就打砸抢烧。政府平息骚乱,反对者则觉得受到了“政治迫害”,在道义上就无懈可击。

所以,一些人就在两方的激烈对峙中“火中取栗”。以受到“政治迫害”为由,赚取所谓的同情和民心。

但可惜,不是所有的民众都吃这一套。尤其是对于港台歌手来说,内地的庞大市场根本无法忽视,但内地的听众同样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尤其在对港独、台独这些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态度上,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无论反对派如何污蔑内地,这种民族的自信和团结是客观事实。

艺人如果想讨好本地的反对派,那就得面对内地“衣食父母”的反对,在内地的经济收益上受到损失。这不是两头卖乖的买卖。要想赚钱钱,就要尊重市场规则。企业找代言、签约工作合同,当然要考虑市场号召力,套用一句港片台词:“当我做慈善的?”想挣这份钱,谨言慎行、保持形象是职业道德,否则别指责别人“不道德”,惹毛了买家还非得强卖,挣不到这份钱就是“被打压”,这样的傲娇无人喝彩!

政治,反对可以有,而且可以表达,可以坚持,但绝不因为反对就是当然的英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言论自由”下明言“得受某些限制”,其中一条就是“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自由表达”也有边界。

美国广播公司的一个谈话节目,曾有一名儿童脱口说出“杀光中国人”,没人因“童言无忌”而原谅这个表达,美国广播公司出面向社会道歉。《公约》的“言论自由”限制还包括“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与名誉”。所以,当港台艺人说“大陆人上厕所不关门”、“就应该又来挣人民币又来X你妈”时,就是在伤害别人的感情与名誉。这算哪门子的自由?

总之,话不能乱说,饭也不会白吃,虽然到了21世纪,老话没过时。

文/独孤九段、终年无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