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通讯:香港“爱心大使”北上撒爱:希冀受资助学生反哺

2016-06-18 10:22:38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7日电 题:香港“爱心大使”北上撒爱:希冀受资助学生反哺

  作者 乌娅娜

  “今天我特别欣喜,因为基金会资助的第一批‘种子’已经加入我们的行列,开始反哺了。”17日,曾京代表香港轩辕基金会在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大学的30位学生发放爱心基金时说。

  作为香港轩辕基金会永远荣誉会长,曾京在内蒙古的捐资助学已十余年。

 

 

 据内蒙古外事侨务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轩辕基金会十年来在内蒙古捐建教学楼一所、小学三所,资助包括蒙古国留学生在内的近4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曾京的本业是高端服装定制、生产和出口。谈及自己的善举之初,曾京说:“在我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很多人帮助,所以自然而然也想去帮助别人。”曾京回忆道,“我出生在北京,小时候妈妈在北京郊区的一所初中教书,因为她工作很忙,我可以说是被邻居带大的。”

  在曾京的记忆里,妈妈工资很低,可当时学生的家庭条件更困难,所以她工资的很大一部分花在学生身上。“给他们买衣服、鞋、学习用品,小时候我非常不理解,甚至很嫉妒,但看到40多年以后,即使相隔这么远,妈妈的学生们依然记得她,这对我触动很大。”

  6岁时,曾京随家人定居香港。1996年,他开始接触公益活动。

  据曾京介绍,到2006年时,香港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公益项目,涉及老人、小孩、低收入人群、助力梦想等方面。从那时起,曾京开始孕育着将慈善事业冲出香港。

  2006年,曾京确定了在香港之外的第一个目标——湖南。“我们选定了几所学校,从小学到初中,为学校重建校园、修建图书馆,为学生发放奖学金等等。”曾京如是说。

  2007年,曾京进入香港轩辕基金会,次年担任要职,逐步在甘肃、江苏、山东等地开展公益活动。汶川地震时,曾京和他的团队也资助和参与了灾区校园的重建工作。

  2009年,轩辕基金会产生了新的理念:大学生“种子”基金,即在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开展“种子助学活动”,把受资助、品学兼优的在校贫困大学生树为“爱心种子”,同“轩辕”的爱心人士一起参与“种子助学”行动,传播大爱理念。

  2009年恰逢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00周年,曾京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批“种子”。

  曾京介绍说:“每一位受资助的大学生都要签订一份‘契约’,我们约定现在他们接受了‘种子基金’,将来‘长成大树’后,也要加入到轩辕基金会当中,把大爱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种子基金”从此在各地生根。

  而内蒙古的“种子”对于曾京来说,有更深刻的意义。他说:“我们已经连续六年帮助内蒙古的贫困大学生,让他们成为种子,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蒙古族学生,我也希冀在这个过程中,对民族融合起到绵薄之力。”

  家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曾京在慈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我和他一起找我们的朋友筹集善款,交流、分享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会一直陪伴着他。”其妻子曾繁丽说。

  采访结束时,曾京说:“我有一个梦想,我们的国家真正成为强大的国家,不仅仅是老百姓有多少钱,而是大家都生活在品德高尚、互助互爱的大环境当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