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瑶族村民用草药为红军疗伤

2019-06-22 18:54: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图为谭长标(左一)在给记者讲述其母亲救助小红军的故事。
  本报记者 崔 璨摄

  1934年冬,在遭到敌军袭击后,一名小红军失散在广东省连县(今连州市)的竹山上。他身穿单衣短裤,光着脚板,瑟瑟发抖,正在山上挖竹笋的瑶族村民李河玉与黄红妹将他背回家中,用草药为他疗伤。

  “家里仅有的衣裤鞋子,我妈妈拿给小红军穿,还用米饭粥食给他充饥。”黄红妹的儿子、连州市瑶安民族乡田心村村民谭长标告诉记者,他父母将小红军背下山安置生活,直至解放。

  红军长征过连县期间,当地群众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的故事还有很多:

  连县境内山高路险,敌哨林立,是当地瑶族群众带路,帮助红军冲破重围;

  红军在通过敌人三道封锁线进入连县时,供给不继,是当地群众以茶油、冬菇、土纸、竹木等,帮助红军补充给养;

  ……

  为什么在转战南北的长征途中,人们总愿意帮助红军队伍,始终对他们念念不忘?群众路线不是一天走出来的。以心换心,是红军队伍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有了真切感受。

  冯达飞是连州籍红军将领,他在回到家乡休整时,了解到同乡人受到谣言误导,就积极联络乡亲,发传单、贴标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同时严明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些举动,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杆秤。连州市委党史研究专家黄兆星说,“冯达飞密切联系群众,改变了大家的看法。”

  连州博物馆的展板上,贴着红军交通员李启财的照片。谈起爷爷李启财和红军,年近六旬的李志标有很多故事,“我爷爷没什么文化,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却告诉我红军好。”

  李志标从小跟着爷爷生活,在爷爷的述说里,红军形象日渐清晰:他们是舍命打土匪、保护百姓财产的救星;他们是与土匪交战后留下了足足两箩弹壳的勇士;他们是默默离开、谢绝报偿的恩人……

  人民队伍为人民,红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强力量,是红旗屹立不倒的坚固支撑。

  “敬礼!”冯达飞纪念馆里,一群少先队员向革命先烈表达敬意。“这些有关红军的故事,是我的父母告诉我的,我要再讲给下一代听。”谭长标说,“要把军民团结的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