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冀打造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技术体系

2019-06-28 22:43:3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京冀联合打造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技术体系

  我省多地实现智慧农机全程作业

  农机手坐在地边,轻点屏幕发出指令,农机就按照规划路线自动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这一智能化、现代化的作业场景,正在我省多地变为现实。

  6月中旬,夏收夏种夏管的大忙时节,在赵县姚家庄村光辉农机合作社麦田里,一场智慧农机“大练兵”正在上演。搭载智能终端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变量喷药机、高效节水淋灌机,在全程机械化精准变量作业物联网的监控下,以全新的作业方式逐一亮相,集中展示了京冀联合打造的农作物全程智慧农机作业场景,让人们看到了农业的未来。

  省农机局调研员郭恒介绍,从无人驾驶的拖拉机高速精量播种,到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测试农作物长势、监测土壤肥力,再到精准变量施肥、精准变量施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最后实现实时测产的智能化收获,经过3年不懈努力探索,具有河北特色的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这一成果,得益于京冀协同创新。

  2016年,我省在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过程中遇到难题:找不到一种机型既可以高效植保、作业效率高、比人力背负式喷雾器防治效果好,又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之后也能进地施药。而此时,设在北京市农科院的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院士团队科研人员,已研制出自走式高地隙精准变量施药机,但尚未进入生产环节。在一次展览会上,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合作。

  经过北京科研人员在我省农业生产中的试验和不断完善,精准变量施药这项新技术显示了巨大威力。在北斗定位导航系统指引下,自走式高地隙精准变量施药机施药量能保持恒定,不漏喷、不重喷,提升了农药效率,能节药20%。以此为开端,我省与赵春江院士团队的合作走向深入。

  “一方面,我省利用区位优势,承接了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成果;另一方面,在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我省还根据技术体系需要,提出课题,孵化了一批项目。”郭恒说。2017年,是我省与赵春江院士团队深度合作的一年,按照“信息化和精准作业引领全程机械化”的思路,我省农机部门依托赵春江院士团队提供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联合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专家团队开展试验和示范。

  在一家一户为主的生产条件下,浇地是唯一没有实现社会化服务机械化生产的作业环节。经过省农科院和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合作,智能化的淋灌机问世并投入生产。

  此后,智能化精准施肥及肥料深施技术、小麦秸秆覆盖和玉米高速精播配套技术、玉米高速精播与对行淋灌高效节水配套技术、土壤遥测配方精准变量施肥配套技术、小麦联合收获实时计产技术、拖拉机无人驾驶技术等在深化合作中一一完成,并且实现了由单个试验向多群体示范的转化。

  近年来,京冀农业合作初见成效。2017年,运用北斗全球卫星自动导航和辅助驾驶技术,实现对玉米和小麦大田作物的水、肥、种、药精准作业技术的掌握,形成智能化作业最初版本。2018年,以“物联网+精准作业”为代表的智能化作业升级版,在赵县先行先试后,继而在3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60多个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推广应用。今年,在北斗卫星定位导航和激光测距雷达、双目识别等无人自动驾驶系统管理下,全自动无人驾驶作业完成首试。

  “具有河北特色的智能化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已基本成型。”省农机局局长戎美瑞告诉记者,如今,“物联网+精准农业”的全程机械化架构在我省已经建立。应用物联网监测平台,我省的许多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实现了“四化”,即农机管理信息化、田间作业智能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经营服务网络化。同时,这一可复制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样板也正在全省推广应用。

  “今后,我省农机化的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的精准作业。”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段玲玲介绍,在现有基础上,我省将继续发挥赵春江院士团队的智库作用,在大田作物农业生产上实现农艺、农机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做好“智慧农业”大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