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退休老党员李志生真诚奉献余热
2019-06-30 18:17: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忙碌是幸福,助人就是不忘初心!”
矿区73岁退休老党员李志生终日在外奔波 真诚奉献余热
在矿区,老党员李志生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有着46年党龄的老人,退休后就没闲下来过,只要有人前来求助,他就会立即前去帮忙解决,无论是在外指导果农管理果树,还是在家处理小区的大事小情,李志生都可谓是大家的主心骨。
他是果农的“智囊团”
“老李,累坏了吧,赶紧吃口热乎饭,中午好好歇会儿。”6月29日12时许,73岁的李志生刚刚从一个果园里返回家中,老伴儿就端过来了饭菜。狼吞虎咽几口后,李志生拿起随身携带的一个旧背包又走出了家门。“没时间休息了,我还得去邻村的一个果园里看看,人家等着我呢!”
这样的情况,是李志生日常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2002年从横涧乡副乡长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李志生反而更加忙碌起来。因为有着30多年的果树管理经验,所以李志生算是个没有“文凭”的果木专家。
近年来,矿区林果业有了很大发展,果农们迫切需要技术指导。只要有人前来求助,李志生骑上自行车就往人家果园里跑,不拿架子不摆谱,不要报酬不讲条件,所有技术问题无偿提供帮助。
果农刘永生在井陉大理岩承包了一片果园,栽种着近千株核桃树。2017年,刘永生家的核桃产量很低,收入根本上不去。为此,李志生没事儿就扎在刘永生的果园里,一呆就是一天,还真让他找到了原因。
原来,刘永生的核桃树大多是上个世纪70年代栽种的,已经出现内膛光照不足、结果部位外移、老树腐烂干枝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李志生给他写了一份详细的管理和技术方案,并用“打开天窗开侧门,来把光线引进膛,通风透光增枝量”等9句通俗易懂的口诀总结了出来。按照李志生的“配方”做,刘永生的核桃树在第二年的挂果量果然明显增加。
从退休到今年夏天,李志生已经跑遍了矿区的横西、清泉、北凤山、北寨、天户峪及赵村铺、冶西等周边的70余个枣园和核桃园,从树木管理、修剪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义务技术指导,一分钱都不要。一直坚持无偿帮助别人的他,被果农们亲切地称为“智囊团”。
他是楼院的“大管家”
李志生家住矿区平涉路附近的中小企业局宿舍。退休后,李志生当选为楼长。由于楼院临近公路,过往车辆多、行人多,环境卫生差,治安秩序也不好。为改变这种情况,李志生和老伴买来小笤帚、大扫把、簸箕、铁锹、推雪板等清扫工具,自愿当起了楼院的清洁工。
每天早晨6点,李志生老两口准时出门打扫。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天。在老两口的带动下,小区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小区卫生越来越好,到处都干净整洁。
与此同时,李志生还自掏腰包买来涂料、银粉漆、油漆美化楼院环境。居民们上班走后,他和老伴便认认真真当起了“油漆工”。一层一层地刷墙、漆栏杆、刷小区大铁门,让楼道焕然一新。同时,李志生还去集市上买了几个品种的花栽到盆里,把十来盆花往院里一放,小区顿时生机盎然。
“硬环境”上去了,“软环境”也要跟上。李志生专门请来住在小区里的书法家、秸秆编织艺人、剪纸艺人等,创作“尊老爱幼”“讲文明”“和谐”“花好月圆”等工艺品,花钱装裱好,每一层楼道挂上一幅,顿时楼道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居民们表示,这都是李志生这位“大管家”的功劳。
他是邻居的“帮大哥”
李志生邻居家有位81岁的老太太,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孩子中午晚上不能回家做饭时,就把钥匙留给李志生,请他们帮忙照顾。李志生两口子每天都会早早做好中午饭给送过去,上午、下午不时地去看看老太太有没有拉了、尿了,要不要喝水,有空就在老太太家陪她聊天,就像伺候自己的亲人一样。这让邻居很感动,直说:“和他做邻居,是我们莫大的福气!”
除了照顾行动能力差的老人,李志生在小区里还是出了名的“帮大哥”,邻里之间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有事儿,立刻就会想到找李志生出主意,想办法。
正所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无论是果农的“智囊团”,还是楼院的“大管家”,抑或是邻居的“帮大哥”,退休17年来,李志生一直在多重身份中无缝隙转换,退休生活忙碌而又自得其乐。
“人退休了,心不能退,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褪。”这是李志生在自己的日记本封面上所写的话,七一临近,有着46年党龄的李志生还有很多党建工作需要处理,虽然每天都特别忙,但李志生乐此不疲,感觉非常充实,“忙碌也是一种幸福,努力帮助别人就是不忘初心,只要看到帮助过的人开心了,我这个老党员就高兴,就感觉没白忙活!”。(记者 李兵 通讯员 高敏 史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