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倾听雄安新区大学生村官的“七一”心声

2019-07-01 18:28: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石家庄7月1日电(封俊龙 王晓娟)在雄安新区,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宣讲环保知识、调解群众纠纷、助力脱贫攻坚……“5+2”“白+黑”,他们不畏辛苦、扎根农村;夜以继日、风雨无阻,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他们就是雄安新区的大学生村官。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那青春之花如何在雄安绽放。

  扎根农村是儿时的梦想

  “回到熟悉的乡土,对我而言是血脉里的传承,更是祖国和时代的需要。”鲁昊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一名博士,报考时本可以平行选择三个岗位的他,却只报了雄安新区安新县乡镇的一个岗位,并成为安新县三台镇新庄窠村支部书记助理。

 

 

鲁昊在藻苲淀进行水生生物观测。

  作为一名高学历人才,说起要扎根农村的原因时,他说:“我爷爷是一名老党员,担任了22年村支部书记,他一心为民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成长,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做跟爷爷一样扎根农村,为群众服务的好党员。”

  从企业治理与转型转移,到新区项目土地流转,走遍雄安人居环境提升,脱贫攻坚战等,参加工作不足一年的鲁昊深刻体会到一名村官的不易。“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热情积极,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对于这段时间的感悟,鲁昊说,“群众都看得出来谁对他好,只有跟群众一条心,把事情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才能得到支持和认可。”

  在本职工作之余,鲁昊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白洋淀地质地貌水文的研究。他说:“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提供一些较全面的基础资料,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容城县后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文岭与鲁昊一样,从小就希望能为乡亲们服务。王文岭介绍,她的家乡是容城县贾光乡王家庄村,小的时候村里有一条沟通南北的道路,坑坑洼洼、异常颠簸。“当时我有一个天真的想法,等我长大了,有了能力,我要把这条路修的宽阔平坦,方便人们出行。”这个小小的梦想却成了她励志服务群众的启蒙星。

  2014年,刚刚走出校门的王文岭没有任何犹豫地报考了大学生村官。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建户的管控工作、精准扶贫工作、入户调解矛盾纠纷、土地测量及土地征收工作、清点坟头数量及迁坟工作等一件都不落。

 

容城县后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文岭。

  “村民的认可是我工作这些年最大的收获。”回忆起这几年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王文岭笑着说,“一句‘王书记又来了,你来一次我的生活就向前进一步’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走进田间进行土地测量,一句‘这个小王,大冷天的总往地里跑’让我在凛冽的寒风中倍感温暖;走在路上,一句‘王书记杏儿熟了,吃杏儿不’让我在烈日炎炎下清爽十足。”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那个从小想为乡亲们修路的小女孩又有了远大的理想,她要扎根基层,增强自身能力,为新区建设添砖加瓦。

  心向往之自然义无反顾

  “我刚到昝北村工作时,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我一直向往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14年,现任雄县昝岗镇昝北村支部副书记的谭乔木研究生毕业后来到雄县,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谭乔木正在录入全村煤改气用户摸底基础台账。

  说起入党的初衷,谭乔木说:“参加工作后,我深受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影响,向往入党的心更加坚定。为此,我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主动干事作为,全心为群众着想,努力为村民搞好服务,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并于2016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扎根农村5年以来,谭乔木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成就感。据介绍,新区设立后,谭乔木和其他两委干部发扬“5+2”“白+黑”精神,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为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努力着。

  “大家这种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一直感染、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努力工作、奋勇前行。”对于这5年来的工作谭乔木觉得很有意义,她说,“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生逢其世、恰逢其时。作为广大基层干部中的一员,有幸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作贡献,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大学即将毕业时正赶上雄安新区宣布设立,毕业遇上雄安,我相信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看似稚气未脱的邢台姑娘杨文延心里却想着要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在雄安新区这片土地上创出一片天地。“‘千秋之城,未来之城’这是新时代向青年人发出的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青年人的使命担当;‘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是青年人应该有的追求和梦想。”

 

龙湾镇胡各庄村村主任助理杨文延。

  参加工作以来,杨文延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利用自己敢闯敢拼的劲头和活跃的思想,勇于创新工作方法,在党员激励、良好村风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虽然现在杨文延还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是在党建工作上,她有自己的想法。“有制度、有宣传、有组织,我将和村两委成员一起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的工作模式,继续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开创‘党建引领’的工作新局面。”她坚定地说。

  做一名合格的雄安基层干部

  “家乡从默默无闻的小县城一下子变成全国甚至世界闻名的雄安新区,我心里充满了自豪感。”雄县雄州镇贾庄村支部副书记张紫涵是雄县本地人,大学毕业之后她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雄县雄州镇贾庄村支部副书记张紫涵。

  “作为新区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能够与新区共成长,这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的信心,我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乐观开朗且自信满满的张紫涵永远忘不了刚踏上工作岗位时胆怯和不自信的感觉。她说:“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村民们一开始都对我不信任,走在街头巷尾,经常遭遇村民们质疑的眼神。”

  这一经历不但没有成为张紫涵基层工作路上的阻碍,反而让这个不服输的姑娘彻底在贾庄村扎下了根。“在村里党员干部的帮助下,我慢慢熟悉了基层的工作方式,通过熟悉村情、民情,实际解决村民们的困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逐渐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她笑着说,“村里老大娘的一句‘闺女,中午别走了,在咱家吃饭吧’让我倍感温暖,让我明白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也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的决心和信心。”

  随着新区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各项工作接踵而来,张紫涵的工作压力增大了,忙和累充斥着每一天。“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参与新区的成长,见证家乡的变化,为雄安新区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她看着会议室墙上的那面党旗坚定地说,“雄安新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是一片建功立业的沃土,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继续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把对雄安的期冀转化为行动,扎扎实实工作,为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