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戴河:用“绣花”功夫营造优美宜人环境

2019-07-18 05:54: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加快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

  用“绣花”功夫营造优美宜人环境——北戴河区精细化治理城乡环境的探访

 

  北戴河海浴场经过全面环境治理,为游客打造天蓝、水净的旅游环境。

  北戴河区精细化进行园林绿化。这是在北戴河中西部海岸线一带,碧水、绿树交相辉映,景色宜人。 本组图片由北戴河区委宣传部提供

  庭院错落有致,村内绿树掩映,沿街花箱飘出阵阵芬芳……今年以来,北戴河区海滨镇河东寨村通过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来村里家庭旅馆住宿的游客明显增多。

  北戴河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游客900万人以上。

  “北戴河的优势在旅游、潜力在旅游、希望在旅游,优美的环境、周到的服务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这方沃土按照大景区、大公园、大植物园的标准打造建设。我们必须像‘绣花’一样精细化治理城乡环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精心绣织每一针每一线,扮靓‘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彩’的金字招牌。”北戴河区委书记、区长陈秋华说。

  精细化实施园林绿化

  “开窗即是景、出门即见绿”,已成为北戴河区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健康之都”的北戴河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园林绿化作为打造城市的品牌工程来抓,用“绣花”功夫,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建设近自然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艺术要遵从自然还要高于自然,与真正的自然融为一体。入夏以来,北戴河区园艺师持续对4个公园、8条道路进行设计修改和建设。在东坡路两侧浴场游园改造提升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充分考虑其自然性和多效益性,利用下凹绿地做海绵渗水绿地,以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在对100余栋西式老别墅周边园林规划设计中,北戴河区注重尊重自然、中西合璧,通过改造草坪、精选树种、巧设造型等方式,为西式别墅注入中国园林元素,使其与周边区域实现了完美结合、自然嵌入、交相辉映。

  “城市园林做到不突兀、更自然和谐,不是古板地抄袭,而是要有特色。”北戴河区园林局副局长李少梅说,“我们会充分考虑植被的类型和生长习性,巧妙地将城市独有的文化和海洋元素等适当融入。”

  很多来拍婚纱照的游客走在北戴河区大街小巷,总会发现一些新颖的立体花堆、造型花钵、城市雕塑绿植等,他们甚至还会因灯杆挂花、垃圾箱上种花而拍照留念,一街一特色的立体绿化风格总能让他们找到喜欢的景致。

  7月10日,在北戴河区联峰北路,绿化养护工人顶着烈日,给绿化带内植被浇水。

  “这是我们研究改进的多出口喷头,在浇水过程中避免了水流夹带泥沙流向路面。”北戴河区园林局副局长张春红说,原来工人用单出口高压喷头浇水,现在用的是这种多出口喷头,增加了雾化效果,避免出现地表径流携泥上路。

  绿化养护要实现路面不见水,挖坑植树要做到“泥土不上路”,是园林工人自设的不成文规定。绿化作业的时候,工人会先在旁边铺上一块苫布,再把挖出来的泥土堆放在苫布上,然后回填。

  精细化管理覆盖各环节

  坚持城乡一体绿化,北戴河区各行政村均达到园林式村庄建设标准,村内村外、房前屋后种植经济林、观赏林,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今年以来,北戴河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村里房前屋后的菜园子加装统一篱笆,街道两旁的柴草堆必须清理干净,垃圾箱设置污水口,避免垃圾渗液流向路面。

  “我们村拆除了垃圾池,全部改成绿地,臭味没了,蝇虫也看不到了。”费石庄村党支部书记侯亚东说,现在村里每家门前放有两个垃圾桶,村里安排专人定时收取垃圾,统一运走,集中处理。

  7月9日,记者看到,每家门前两个1米高的垃圾桶内套有黑色垃圾袋。“为了抑制蝇虫滋生,还要定期给垃圾桶打药呢!”侯亚东说,因为垃圾桶就放在自家门口,村民们保持卫生整洁的主动性很高,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

  北戴河区把“精细化”落实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工作每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制定出最优、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全程监管,确保每个环节、每个流程都能做到统筹联动与无缝衔接。

  综合执法拉街、包街网格执勤、数字化城管管理、全天候流动巡查……“我们时刻在路上。”北戴河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综合执法队队长孙晓煜对记者说。

  目前,北戴河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建立了“三监管、二督导、一平台”管理机制,同时,采用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提高智能化水平,实现跨平台、跨部门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并与智慧城市平台在工作上做好衔接,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

  红石路是北戴河最大的夜市,日均人流量几万人,夜晚的红石路用“摩肩接踵”来形容绝不为过。然而,人们惊异于这里的洁净。

  “红石路产生的垃圾非常多,维护这一街区的环卫工就有20人,夜间高峰期达到40人,为了给游客最为整洁的街面,我们需要不停地来回保洁,还要延时到后半夜。”北戴河区环卫处道路清扫队长危英说。

  正午的北戴河海边,游人在海岸嬉戏。“北戴河有最干净海岸,细沙中甚至找不到一枚烟头!”一位来自天津的游客说。

  金色海岸的背后,正是因为60余名浴场环卫工从晨到昏的细心巡护。

  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洒水降尘、雨天洗地……每天,北戴河540余名环卫工用“不疲倦”的双脚丈量着城市的每一条街巷、沙滩,用汗水精心装扮着美丽城市的角落。

  精细化服务体贴入微

  7月9日,记者在北戴河区市招浴场看到,紧邻海岸线处设有瞭望高凳,高2米左右。救生员坐在瞭望高凳上,密切观察着海水中的游客。

  沙软潮平的海滨浴场是很多游客的首选之地,保护游客安全至关重要,丝毫不可大意。“我们今年在各个海边浴场设置了可移动的瞭望高凳,更近距离地保护游客安全。”北戴河区海浴场管理处主任刘海波表示,救助溺水游客,每秒钟都是宝贵的。

  据介绍,原来北戴河区各浴场只有两个不可移动的瞭望塔,大都距离海岸线10米左右距离,退潮时距离更远。

  市招浴场用栅栏分为遮阳伞区和帐篷区,栅栏上绑着多个救生圈,这是为了救援人员能第一时间把救生圈扔给溺水者。浴场沙滩上3把蓝色遮阳伞下是浴场工作人员,为遇到困难的游客及时提供帮助。

  在浴场管理中,北戴河区尽力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并尽量做到最好。

  “满城尽戴小红帽,全城尽是志愿者”。在仅有10万人口的北戴河区,志愿服务已成为风气,仅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就达到1.2万余人,志愿服务队伍180余支。

  在主要街道、交通站点、景区景点、沙滩浴场等人流密集区域,有很多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在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服务。“小红帽”成为旅游旺季北戴河独特的风景线。

  每到旅游旺季,总会出现一些诸如老人孩童走失、钱物丢失、磕碰擦伤等意外情况。为使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北戴河区倡导组织了党员义工、平安交通等志愿者队伍,提供问路、饮水、医药箱、维护交通秩序等便民服务;号召党政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走上街头巷尾,维护环境卫生并协助管理;城管、市场监管、交通、公安等职能部门24小时不间断巡查,给群众送上诚信、舒适、安全的休闲环境。(记者 孙也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