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产业援疆:就业第一 推动产业援疆见实效

2019-07-21 22:34: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就业第一,推动产业援疆见实效——河北产业援疆进行时之二

  一起上班做挡车工,一起下班回公司分配的夫妻宿舍……自从去年3月妻子巴哈尔古力·努热克也来到铁门关市新恒立纺织有限公司上班,希尔艾力·麦麦提的心里乐开了花,“我们很快就能把老人和孩子从拜城县农村老家接来了。”

  希尔艾力·麦麦提夫妻的幸福生活,正是这个河北产业援疆重点项目的初衷。

  “坚持就业第一,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这是产业援疆的根本所在,也是河北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樊成华说。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通过产业援疆,累计解决巴州群众就业3.8万余人次,解决贫困人口就业5000余人。

  点燃生活新梦想

  走进新恒立纺织有限公司的夫妻宿舍,希尔艾力·麦麦提正在利用休息时间帮妻子学习国家标准通用语言。“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挣到钱,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公司请了老师,开设了夜校,教我们国家标准通用语言,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将来,我们也许能到内地去打工,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他认真地说。

  在产业援疆工作中,我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注意引导放大项目落地后带来的社会效应,助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将生产线和就业岗位向乡村农户辐射延伸,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为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新希望。

  由河北高阳恒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投资建设的新恒立纺织有限公司,从2017年正式投产起,就一直坚持在集聚人口、增加就业、民族团结、精准扶贫、企业党建等方面着力,力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我们公司现有员工526人,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员工386人,其中喀什困难地区少数民族人数占比70%,少数民族员工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70户。近两年来,公司累计安置就业1980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马治国介绍。

  与新恒立纺织有限公司一样,在巴州尉犁县投资2.5亿元的巴州皓宇纺织有限公司,也把招募当地少数民族工人和贫困群众作为重点,目前员工中80%为少数民族员工,其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群众150多人。

  “在这里工作真好!我们的设备很先进,环境也很好。你看,我的皮肤白了很多。我把我的姐姐、朋友都介绍来了。”在这里工作已经一年的海力且木·库尔班兴奋地说,她刚买了车,孩子也来县城上学了。

  看着一个个认真工作的员工,巴州皓宇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计云感慨地说:“作为产业援疆项目,我们不仅要提供就业岗位,更要给他们带来希望,真正使他们富起来。”

  一技在身甩穷帽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组织引导企业赴疆投资兴业的同时,我省还支持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园(区)、创业就业培训等23个项目,增强当地“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扩大就业。

  33岁的喀迪尔·艾尼是去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原来主要在外地打工,因为没有技术,一年挣得很少。去年,他通过筛选得到了驾驶员培训的机会。“以前也会开车,但没有驾驶证,工作没有保证。通过培训,我不仅拿到了驾驶证,还取得了大型工程设备操作证。”说着,他从兜里拿出两个证件给记者看。

  “目前,且末县内有3条主要公路正在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操作员和大卡车驾驶员。为此,我们自2017年6月启动了培训驾驶员项目,全程免费培训了120名驾驶员,这些人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喀迪尔是最早得到驾驶证的学员之一。”且末县人社局副局长侯文艳介绍,这个项目正是得到了河北省援疆项目资金的支持才得以顺利实施。

  因为业务熟练,喀迪尔被且末通睿驾驶员培训中心聘为教练员。现在,他们一家在县城租了房,妻子也找到了工作,“我们已经脱贫了。”

  与喀迪尔同样首批完成驾驶员培训的殷帅帅,也有了新想法。取得驾驶证后,他在某工程工地上干了半年,主要是驾驶洒水车,月收入7000元。后来工地停工,他用赚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现在为一家公司服务。“租车费是一天200元,平时还能用车接送孩子。但这只是暂时的,将来工地复工,我想买一辆自己的大卡车去工地干,日子会过得更好。”

  “加强技能培训,可以使当地群众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既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也能促进社会稳定。产业援疆对于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侯文艳说。

  致富路上有冀银

  引进产业,加强技能培训,为巴州群众打开了就业之门。而对于那些受困于资金限制无法实现致富梦想的群众来说,尉犁县达西冀银村镇银行的开业,不仅开启了金融援疆的先河,也让致富梦想之光照进了现实。

  近日,尉犁县塔里木乡英库勒村驻村第一书记魏征,又找到该行董事长张尉,希望该行能继续向该村村民发放贷款。“去年10月底,我们村20户家庭在这里及时贷到了款。今年我提前来看看,是不是还能像去年那样支持我们一下。”魏征说。

  原来,该村一直有发展养殖业的想法,村民有养羊的传统,因为缺钱,一直发展不起来。了解到该村的情况后,达西冀银村镇银行主动与村里对接,经过调查,审核通过了对20户家庭放贷200万元的计划。

  阿孜古力·艾则孜去年在这里贷到了10万元,买了1000只羊。经过精心饲养,今年春节前他卖了两次羊,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挣了5万元。他说,“当时,家里的羊圈已经收拾好了,羊羔也早定下了,就是没有钱去领羊。是银行解了我们燃眉之急!”

  据了解,尉犁县达西冀银村镇银行是由河北银行作为发起行,经中国银监会新疆监管局批准,依法成立的尉犁县首家村镇银行,也是全疆第一个金融援疆项目。该行积极开展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工资保证贷款等业务。开业以来,该行已完成对173户农户的贷款,总金额达3000多万元。

  “作为河北援疆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在巴州开设更多的金融点,帮助更多的新疆人走上幸福富裕路。”张尉说。(记者 梁韶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