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于江:脚踏路面 心贴群众
2019-07-21 22:46: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脚踏路面 心贴群众——记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先进个人于江
进入夏季,骄阳似火。近日,长安交警大队副队长于江又在路面上晒了一天。“真是溜溜一整天,早上七点开始上路巡查,晚上集中整治干到半夜1点。”一大早他便从备勤室的床上爬起来安排一天工作。见到记者,于江用手猛劲儿地搓了把脸,算是提提神。这是他的日常。
沉在基层 冲在一线
马路交警各管一段,但于江作为长安交警大队主管秩序的副队长却不能只管一段。辖区范围内路面上的事,维护交通秩序、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交通设施维护、紧急救助服务,他一一都装在心里。
同事称他为“四清”队长,辖区内多少条主路支路,多少个易堵点,他门儿清;新建小区周边道路延伸到了哪里,他门儿清;路上信号灯、路牌、标线、限高杆哪个设置不合理,或者出了问题,他门儿清;群众对哪个路段什么问题反映最集中,他也门儿清。
这“四清”是靠天天沉在路面上“沉”出来的。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岗位上,晚上最后一个离开。路面巡查每天行程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所以中队的值班民警遇到跟于江一块儿上路,心里就犯嘀咕,“一般人熬不过他”,干警洪雨边说着边为我们翻看长安交警大队的微信工作群,“瞧,夜里过了12点还在路面上,这对他来说是常事儿。”
越是下雨下雪天气,于江越往外跑。第一时间排查积水积雪路段,增派警力,设置提示牌、警戒线,疏导车辆、行人绕行。警力随着堵点走,于江便随着警力走。“一级带着一级干。”越是恶劣天气,大家越需要打气加油。就在去年我市连续降雨期间,于江长时间淋雨加之休息不足,发起了高烧,家人心疼,“这身体不是铁打的”,可到了医院,打完退烧针开点感冒药后于江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越是难啃的骨头,他越冲在最前面。整治摩托车和“三车”一直是交通管理的难题。于江结合实际摸索出一套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教育、劝解、处罚、滞留车辆、行政拘留等不同治理方式的工作措施。使辖区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2015年以来,石家庄永昌足球俱乐部以裕彤国际体育中心为主场进行比赛。平均每场观众约1.5万余人,重要比赛达3万人,给辖区带来了空前的交通压力和极大工作难度。于江在工作中采取了及早安排、提前到位,远端分流、近端疏导,分清主次、统一协调的指挥措施,成功总结出一套大型持久性场馆任务的有效经验。
服务群众 “主场”在路上
在于江看来,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服务群众的“主场”不是在办公大楼里,而是在路上。
几年前,土贤庄小学门口,由于项目施工造成道路坑洼不平,并且有多处废弃的旱井,许多孩子为了避开这段路便出门直接上快车道,非常危险。巡查中于江发现这一问题后,多方联系施工方和市政部门,将学校门口道路和旱井填平,并在学校附近设置减速提醒标识,帮孩子解除危险,从那以后,每到过节的时候,于江的手机上都会收到学校负责人和家长发来的祝福短信,“一件小事儿,这么多年他们还记着。”于江不好意思地说。
去年,在裕彤体育馆北门口公交站台上,一对老夫妇在人群里哭天抹泪,孩子丢了,两人束手无策。正在巡查的于江,帮助联系公交公司、省市电台交通频道,15分钟后,孩子便在5路公交车上被找到。
紧急护送临产的孕妇、交通事故中的伤者、参加高考的考生……每年,他和同事在路上为群众提供紧急救助和服务百余起。“咱是最基层的干部就该跟群众贴得最近,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于江说。
就在今年“五一”期间,于江被授予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先进个人,“这对我是荣誉更是激励,它将激励我永葆初心,在为民服务的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于江说。(记者 戴丽丽 见习记者 石梓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