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承德93岁老党员刘得录交纳“特殊党费”的故事

2019-09-05 18:08: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7月1日下午刚上班,一位中年女性走进了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老干部科科长刘玉英的办公室。

“我来完成父亲的遗愿,这是他要我代他交给党组织的党费。”说着,女子从包里掏出了几个信封。

她叫刘新华。父亲刘得录,是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离休干部。今年5月2日,老人走完了93岁的一生。

刘玉英赶忙站起身来,接过了那些已经褶皱发黄的信封,里面200元、300元、500元不等。

经过仔细核对,共计8100元。

“这些钱都是组织上每年给我父亲的补贴和慰问金,他一分都没动过。他说,如果有一天不在了,要把这些钱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说着,刘新华声音哽咽,“老人弥留之际,心中还一直向着党、念着党。”

“我是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刘得录1927年10月生于青龙满族自治县白家店乡下抱榆槐村。

1945年8月,他到区上做了交通员,开始了革命生涯。那一年,他18岁。

1945年11月,刘得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跟党一刻也没分开过。

1949年后,他先后到青龙满族自治县和承德市工作。无论是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还是到隆化、丰宁、滦平、围场等县任主要领导,他都兢兢业业,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三子刘志远回忆说:“父亲常说,从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光荣和责任便落在了肩上。无论我们在哪里,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要有党员的职责意识和担当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离岗不离党,离休不褪色”

1988年9月,刘得录从承德地区林业局巡视员任上离休。但老人离而不休,一直关心承德林业建设和发展。

承德市是个山坝结合的山区市,地域广阔,森林资源丰富,推广林业先进适用技术具有较大潜力。自1990年开始,承德先后大规模开展了26项农业常规技术推广活动。

“得录同志,地委想请你发挥余热,为‘26推’工作作出新的贡献……”1990年夏季的一天,刘得录接到了时任地委领导的电话。

当时刘得录已患有冠心病,身体状态并不太好,但他二话没说,响应地委的号召,和一位副县长一起在滦平县搞起了试点工作。

白天跋山涉水实地踏查,晚上开会研究方案,刘得录如同离休前一样满负荷工作,终于有一天冠心病发作,累倒在了宾馆。幸好,和他一起工作的副县长随身带有药物,并迅速将其送往医院,他才转危为安。在医院做完检查后,刘得录便出了院,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因表现突出,当年,刘得录被承德地委、地区行署评为先进个人。

多年后,刘志远到滦平县下乡,才从他人口中得知父亲病倒一事。

2006年3月,因刘得录身体较好,且公道正派,他被承德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聘为“离休干部医疗服务监督员”,自愿为离休干部服务。

一辈子用行动践行“不忘初心”

刘得录共育有三子一女。他经常教导子女要勤俭过日子,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共产党。

老大老二成人后,有两个选择:一是入伍;二是特招入学,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老人毫不犹豫为两个儿子选择了前者,先后将他们送到部队。

刘志远现在担任承德市水务局副局长。从一上班开始,老人便告诫他,做官和做人一样,都要踏踏实实,违法乱纪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在老人的书桌里有个抽屉,他把纪念奖章等重要物品都锁在抽屉里。

“爸,信封里装的是啥?”刘志远不止一次看到抽屉里的几个信封,有一次,他忍不住问道。

“信封里是组织给的补贴和慰问金,我都留着呢。工资你们可以花,这里边的钱,你们一分都不能动。”老人语气坚定地告诉儿子。

每年,老人的医保卡里都会收到财政打的5000块钱药费,老人基本都花不完,但家里人却不能花这笔钱。

病重期间,老人用微弱的声音交代自己的后事,“在我最后病重期间不要过度治疗,给国家节省些医疗费用……”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刘得录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感恩之情,为子女们树立了榜样。

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江感慨地说,老人一辈子用行动践行“不忘初心”,不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给年轻党员上了一堂震撼人心的党课,值得每名党员学习。(记者尉迟国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