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唐山:“蓝色经济”为工业重镇注入新动能

2019-10-10 01:21: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蓝色经济”为工业重镇注入新动能——看唐山如何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

 

 

  日前,在唐山港京唐港区,货轮进行装卸作业。 唐山港集团供图

  1-8月,唐山港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18亿吨,同比增长3.43%;集装箱吞吐量156.53万标箱。全市滨海县(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16个,完成投资673.28亿元

  9月20日,第四届曹妃甸海洋发展大会举办,500余名来自海工装备、航运、进出口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钢铁及深加工等行业重点客商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近年来,唐山将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步伐,推动海洋城市崛起。

  港口“内延外伸”,大能级产生大动力

  9月29日,曹妃甸港新疆甘泉堡内陆港揭牌并开通运营,这是曹妃甸港在新疆开设的第二个内陆港。唐山市副市长张伟表示,此次甘泉堡内陆港的设立将为乌鲁木齐及周边的广大企业提供一条高效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希望乌鲁木齐与唐山在物流、口岸、跨境电商等领域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

  对于唐山而言,这样的“新平台”已经有了28个。28个内陆港,打通了唐山港西北内陆物流运输大通道,形成覆盖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内陆港集疏运格局。

  “内陆港的建设运营,不仅能够促进沿线腹地货源经唐山港集港出海,而且能够实现入港货源经内陆港疏散分流,为海陆通道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有利于我市优化货源货种结构,推动综合性贸易大港战略目标的实现。”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口岸发展处处长刘化冰表示。

  西北腹地的“内延”,扩大了唐山港货源种类和运量,而不断开辟的外贸航线和国际班列,则让唐山港的“触角外伸”,形成对外开放的海上和陆路通道。

  目前,唐山港共开通京唐港区至蒙古国乌兰巴托、比利时安特卫普,以及曹妃甸港区至蒙古国乌兰巴托的国际班列3条;京唐港区开行的日韩中蒙过境班列,已累计开行15列,运输货物720标箱,实现每周一班的常态化运行;累计开通京唐港区—釜山、曹妃甸港区—日本等6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日韩各主要港口。同时,唐山港还通过与钦州、惠州、大连等港口合作,开辟外贸航线,已经建立了连接东盟、非洲、东北亚的海上通道。

  通道的开辟需要以运能保障。唐山不断提速港口扩能,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目前,华电煤码头续建项目、曹妃甸港区一港池口门改造及航道升级项目、曹妃甸港区二港池航道升级(配套煤六、七期)项目、曹妃甸港区锚地扩容、曹妃甸抛泥区选划等5项港口能力提升项目加紧推进,水曹铁路项目、曹妃甸港区矿石装车系统项目等13项铁路集疏运体系建设项目均已启动,还有3项铁路承接能力提升项目正顺利推进。

  1至8月,唐山港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18亿吨,同比增长3.43%;集装箱吞吐量156.53万标箱。同时,全港实现进口粮食73.5万吨,同比增长5.91%;进口整车191辆,同比增长496.87%。

  产业“抱团组合”,实现集群式发展

  第四届曹妃甸海洋发展大会期间,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产业分会揭牌。

  “海洋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产业壁垒等掣肘。”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郭立峰介绍说,海洋产业分会业务范围主要涵盖海洋产业的重大问题研究、海洋产业标准化建设、行业发展状况调查统计、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评估、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

  以协会为平台,海洋产业和临港产业得以“抱团式”发展,首钢集团便尝到了其中的“甜头”。

  “2016年加入协会以来,我们集团扩大了在海洋领域的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和品牌影响力,首钢京唐海水淡化项目入选国家‘优秀海洋工程’,在军民海工用钢开发、涉海工程装备及用钢全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均得到有益帮助。”首钢集团副总经理韩庆表示,今后将以海洋产业分会为平台,集聚各海洋产业和企业的资源与优势,共同探索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唐山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海岸线分别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和二分之一,唐山港常年不冻不淤,是唐山的核心战略资源。将岸线、港口等优质海洋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抓住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机遇,向海洋要活力、向海洋要效益,是唐山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

  根据唐山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该市将打造国际综合贸易大港、曹妃甸海洋产业高端发展核心区、世界级精品钢基地、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临港新型装备制造基地等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为推进沿海经济发展,唐山努力打造临港产业集群。加速精品钢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化工、机器人等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大力发展转口贸易、航运金融、融资租赁、航运经纪、供应链金融等港口后服务业,打造沿海产业聚集区。加快煤炭、矿石、LNG、原油、木材、钢铁等六大临港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培育“唐山港价格指数”。今年1至8月,唐山市滨海县(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16个,完成投资673.28亿元。

  同时,唐山发挥沿海产业优势,打造海洋生态渔业发展集群。重点推进海陆生态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渔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全力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并推动唐山国际旅游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京津冀区域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在已有海洋牧场的基础上,新建国际旅游岛唐山湾海洋牧场和乐亭县东之荣海洋牧场,推动海之都海洋牧场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至7月,全市海产品产量5.36万吨,沿海造林完成4.52万亩。

  政策“抢占高地”,试验区带来新动能

  8月31日上午,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正式挂牌。

  “曹妃甸片区依托临港优势和功能定位,将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开展矿石、钢铁、煤炭、木材、天然气、粮食、食糖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建立大宗商品期货保税交割库、跨境交易平台,进一步做大国际贸易。”曹妃甸区副区长刘子阳介绍说,曹妃甸片区还将发展无船承运业务,加快设立国际船舶备件供船公共平台、设备翻新中心和船舶配件市场,建设多式联运中心、培育航运企业,发展船代、货代和航运交易、金融、保险等业务,补齐“港口+服务业”短板,成为航运物流重要枢纽。

  以自贸区获批为新契机,唐山为沿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释放新动能。在9月6日举行的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暨京冀曹妃甸推进协同发展示范区招商推介会上,22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239.3亿元,总贸易额143.05亿元。第四届曹妃甸海洋发展大会期间,共有31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97.05亿元,总贸易额207.58亿元。

  9月16日,唐山树袋熊总部大厦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唐山首家跨境电商全国性总部机构项目开工。该项目为唐山市建设“中国北方跨境电商总部基地”重点支撑项目,计划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唐山建设的另一个创新试验区。唐山以打造中国北方跨境电商总部基地为目标,以B2B为重点,以B2C为补充,扎实构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园区梯次推进平台、跨境电商企业集群发展平台,以及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信用管理体系、质量安全体系、智能物流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建设,推进以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京唐港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跨境电商“沿海先行区”建设,加速形成辐射京津冀乃至东北亚地区的跨境电商聚集区。

  “跨境电商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扩展外贸发展空间、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付振波说,伴随一批龙头项目落地运营,唐山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进入红利释放、产业集聚的新阶段。

  1至7月,唐山跨境贸易额累计完成82.63亿元。入驻综服平台企业达690家,其中234家传统外贸企业实现线上贸易,贸易额36亿元;139家内贸企业实现国际市场拓展,出口9.41亿元;新注册企业62家,包括跨境电商贸易、物流、金融支付和平台类企业,贸易额2.24亿元,累计实现贸易额增量11.65亿元。(记者 王育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