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冀携手,加强冬奥医疗卫生保障

2019-10-11 04:33: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张家口市开展空地救援演练。(资料片)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供图

  2022年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如何加快构建冬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为冬奥赛事服务和冰雪运动普及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日前,我省与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签署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京冀医疗卫生保障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2022年冬奥会三赛区和京冀两地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加快建立航陆立体医疗保障体系

  一架救援直升机在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时降落点平稳降落,一辆120救护车将一名因急性白血病导致高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水肿等症状的垂危患者迅速转移到机舱内,帮助患者转至北京进行后续治疗。这是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与北京999急救中心网、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合作进行的一次航空医疗急救。

  为推进我国航空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今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我省有7家医疗机构入选,其中张家口赛区就有3家,包括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张家口市急救中心、崇礼区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向国际奥委会作出了提供一流医疗服务的承诺。其中,在做好日常急救的同时,国际雪联要求,重要比赛要全程有直升机救援,在5分钟内到达救援现场,在15分钟内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综合医院。

  为此,近年来,张家口市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冬奥医疗保障定点医院与北京市急救中心、北京999急救中心的交流合作。自2017年以来,该市多次邀请北京市急救中心以及我省部分省属冬奥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省滑雪救援队参加国际雪联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赛事医疗保障任务。

  据介绍,目前张家口赛区赛事核心区规划了两个直升机停机坪,一处在云顶滑雪公园附近,一处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附近,用于赛时医疗急救。这两处停机坪与崇礼区人民医院的距离均可保证15分钟内到达。

  “我院的CT等医疗设备都配备在手术室里,航空救援的飞机落到停机坪,病人从停机坪直接进手术室,相关检查不用出手术室就能完成。”崇礼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晓伟告诉记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管崇礼区人民医院后,作为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唯一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在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都承担着医疗保障任务,能让航空医疗救护更加行之有效。未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3个冬奥定点医院之间可以互飞,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

  以省内冬奥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和专家、北京专家为技术依托,航空与地面体系紧密配合,我省正努力构建航陆结合的立体医疗保障体系。

  崇礼区人民医院还申请了冬奥科技项目,用赛场安装的高清摄像头记录运动员运动轨迹,一旦运动员受伤即可利用5G技术,在手机移动端回放受伤瞬间,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伤情。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还组建了“移动医院”,配备手术车、CT检查车、医技保障车等和车载医疗设备,于2017年8月底投入使用。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

  前不久,张家口市邀请北京急救中心应急办主任于海玲,围绕《大型活动医疗保障急危重症处理原则及经验交流》和《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解放军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张家口市第二医院等多家医疗卫生单位应急救援部门的8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专题授课。

  今年43岁的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郭富珍参加了此次专题授课。“授课内容很实用,尤其是大型赛事活动中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处理的内容很有针对性,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说。

  据了解,今年8月,北京市委组织部精心挑选确定了20余名专家到张家口,就冬奥筹办、生态农业、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领域进行对接交流。这个应急救援培训正是2019年首都专家张家口行活动之一。

  除了日常的一些培训活动,张家口一些医院还聘请北京专家长期坐诊。比如,今年3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成立了运动医学科,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挂职副院长沈杰威兼任主任,专家长期在医院出诊、查房、手术,并开展学术讲座。

  京冀张医疗卫生合作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还为我省尤其是张家口市培养了不走的本地专家团队。自2015年以来,6家合作医院共培养学科带头人17名;开展院内培训200余次,培训医护人员1.5万余人次;举办大型学术活动27场,参加人数7200余人次;医院自身团队技术力量逐步加强,人才梯队逐步趋于合理。张家口市与北京知名医院开展合作的6家市属医院本院医师完成手术的比例由合作初的32%增长到现在的68.5%。

  国际雪联提出,冬奥赛时要保证沿着赛道,创伤小组人员所在位置能在4分钟内到达受伤运动员的任意可能位置,这对医疗保障人员的滑雪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省抓紧进行医务人员相关滑雪技能培训,截至目前组织300名医务人员开展了初级滑雪培训,36名医务人员开展了中级滑雪培训。我省已有13名医务人员入围“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培训计划。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京冀医疗卫生保障合作协议》中也提出,京冀两地要加强医护人员滑雪技能培养方面的合作。针对京冀医护人员中熟练掌握滑雪技能者相对偏少的情况,结合北京冬奥组委要求,共同安排足够数量医护人员参加滑雪技能培训,并相互支援。随着协议的不断推进,京冀两地在冬奥保障医护人员培养方面的合作会更加深入。

  加强项目合作多方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9月20日,记者在崇礼区迎宾路东侧看到,崇礼区人民医院的创伤中心拔地而起,工人正在进行后续施工。

  据了解,该创伤中心占地15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地下一层及地上六层,设有核磁检查室、复合手术室、血库、康复中心和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硬件设施目前正在按照重要节点加紧施工,预计2020年5月底前投入使用。

  随着喜爱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发生运动创伤的几率也在增加,要求运动创伤医疗卫生专业加快发展。目前,崇礼区人民医院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支持,力争早日达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今年7月,该院扩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我院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大专科、小综合,大专科即围绕解决冬奥会和体育运动医疗保障问题,打造国际知名运动诊疗创伤中心;小综合主要是围绕解决当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张晓伟介绍说。

  借势京冀张医疗合作的有利契机,张家口市与北京各大医院的对接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口腔医院、沙岭子医院和市中医院分别与北京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同仁医院、口腔医院、回龙观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签约挂牌,共建合作医院,围绕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眼科、颌面外科等冬奥重点保障学科,合作共建科室,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

  京张开展了远程会诊6+6对口合作,即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中医院、沙岭子医院分别与北京安贞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同仁医院、中医医院、回龙观医院搭建远程转会诊信息平台,远程会诊、教学1300余次。通过远程挂号平台,北京天坛医院可以为张家口市第一医院预留一定的号源,确保该院真正需要转往天坛医院的患者能得到快速救治。前不久,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还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操作5G骨科机器人,为张家口市第二医院顺利完成一台远程手术。

  此外,我省不断加强同北京公共卫生和血液保障等方面的项目合作,全面提升冬奥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京冀公共卫生机构围绕冬奥医疗卫生保障需要,在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作、血液保障等方面开展了联合演练、培训交流和信息共享合作。张家口市卫生监督所与北京市延庆区卫生监督所联合举办“张延牵手冬奥卫生监督保障研讨会”;张家口市疾控中心与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等联合开展了减灾防病野外联合应急演练等。(记者 陈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