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省在15个县市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

2019-10-18 19:05: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避免千村一面,防止村庄风貌城市化、村庄建筑布局兵营化、村庄建筑式样西洋化、村庄开发建设过度商业化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我省开始在15个县(市、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

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元氏县槐阳乡村振兴示范区、石家庄市栾城区东南乡村振兴示范区、平泉市桲椤树乡村振兴示范区、张家口市万全佑卫示范区、昌黎县葡萄酒产业示范区、唐山市丰南区唐津运河示范区、大厂生态休闲综合示范区、高碑店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吴桥县古运河畔乡村振兴示范区、衡水市桃城区国际设施园艺产业园、南和县中国宠物食品暨现代农业示范区、邯郸市峰峰矿区太行跃峰渠乡村振兴示范区、定州市东亭镇示范区、辛集市新垒头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固安县乡村振兴示范区。

按照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的《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要求,创建单位要统筹规划,坚持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理念,挖掘乡村内涵,突出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乡土风貌,融入现代元素,避免千村一面,防止村庄风貌城市化、村庄建筑布局兵营化、村庄建筑式样西洋化、村庄开发建设过度商业化。统筹示范区生产、生活、生态改善提升,同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和乡村生态功能区建设,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全面开展产业强村、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平安乡村“四村”联创,推动示范区内村庄全覆盖。

示范区创建重点是打造特色突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精品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重点建设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食品产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培育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举办特色农产品展,推动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全面实行“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示范区内普通农户纳入园区特色产业体系,分享加工、物流等环节增值收益。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片区。按照中心村、保留村、撤并村分类,明确发展定位,科学有序开展村庄建设。示范区内村庄全部完成生活垃圾、农村污水、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建设融生态资源、农耕文明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治理,实施全域国土绿化,积极建设植物园、观光园、采摘园等生态绿廊和自然景观带,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结合生态资源保护开发和农耕文明传承提升,积极开发观光农业、休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打造连点成线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按照示范区功能结构规划定位,优化城乡网络空间布局,以“水、电、气、路、讯”为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网络提档升级,以“教、科、文、卫、保”为重点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全覆盖,加快推动示范区城乡融合、一体发展。

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和加强乡村治理,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快建设规范统一、功能完备的农村综合服务站,综合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实现全覆盖。(记者赵红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