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石家庄:为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智力“引擎”

2019-11-03 22:23: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为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智力“引擎”

——《石家庄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市人才工作综述

实现科学发展,人才是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引擎。

《石家庄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制发了《<石家庄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责任分工方案》,列出任务清单,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法治环境。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紧紧围绕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工作呈现出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的良好势头,省会人才洼地初具雏形。

目前,全市柔性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近百名;引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5100多人;全市共办理人才绿卡A卡723张、B卡5000张、县(市、区)卡12477张。

精准施策

持续创新人才政策体系

2017年以来,我市人才绿卡政策仿佛一棵梧桐树,引得金凤纷至,形成一股人才汇聚的热潮。今年,我市对人才绿卡政策不断深化完善,持续释放省会强烈的爱才、惜才信号。

根据今年全市“三深化、三提升”机关效能革命统一部署,我市不断完善人才绿卡信息管理平台,采取“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提升人才绿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同时,制定《石家庄市人才绿卡服务窗口管理办法(试行)》,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深化人才绿卡制度,拓展人才绿卡服务项目,将14家文体活动场馆纳入人才绿卡A卡服务范围,为人才绿卡A卡专家在正定机场开设候机休息区等。出台《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企业采取挂职兼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周末工程师”等灵活方式引才。

释放“人才红利”,核心是释放制度改革红利,打破政策壁垒,才能推动人才加速集聚。我市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贯彻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工作的实施办法》,实行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按照品德、知识、能力、业绩贡献等要素等级标准,对科技、教育、医疗、技能等重点领域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各级职称由市属高校和行业领军企业自主评审。目前,相关高校、企业已自主评审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152人。

同时,为充分调动各县(市、区)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石家庄市县(市、区)人才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促进人才工作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强化保障

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今年以来,我市着力优化人才环境,在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营造氛围上持续发力,努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

积极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6月28日,全省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石家庄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高新区正式开园运营,是我市又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实施方案》,对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步骤措施,明确了“一园多区、一区多能”发展模式。高新区园区作为核心园区,集聚和发展培训、猎头、管理咨询、测评等中高端业态,桥西、栾城和正定新区作为分园区,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劳务派遣等不同业态,推动形成整体“全产业链条”。

解决“衣食住行”实际问题,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难题,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人才公寓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补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同时,鼓励和支持产业基础较好、人才密集的高新区、鹿泉区、藁城区等县(市、区)开展人才公寓建设试点工作,着力打造产业和人才聚集双高地。目前,全市通过配建、改建、自建等方式建有各类人才住房6800多套。

识才、爱才、育才,方能人尽其才。重点人才服务管理工作上,我市认真做好联系和服务专家工作,做好第八批省管优秀专家政策待遇落实和服务管理工作,完成了省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年度考评工作,为2019年国家、省高层次人才项目推荐优秀人选。

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我市认真做好河北省院士工作站申报工作,推荐9个单位申报院士工作站,其中6个单位批准建站,截至目前,在我市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总数已达到73家,联络院士130多名,位居全省首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494家;拥有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93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90家,众创空间127家。同时,各级政府还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工商、税务、金融、科研、创业场地等多方面支持。

聚焦发展

不断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是引才聚才的主体。

我市组织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了集中为企业送政策宣讲活动,向参加活动的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放政策材料,现场进行政策解读和互动交流,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引导企业实施招才引智举措。

组织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组织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参加“5·18廊洽会”“石促会”等,提升人才对接服务“4+4”现代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组织80余名企业界专家人才到浙江大学举办研修班,促进企业界人才解放思想、提升创新能力。

积极搭建企业引才平台,我市组织1000多家“4+4”现代产业企业,在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举办了省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提供就业岗位23600余个,赢得了高校、企业、学生三方满意。同时,市人社局组织我市企业参加了人社部组织的第六届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活动,达成引才意向367人。

制定《石家庄市急需人才战略引进指导目录》,及时发布岗位空缺信息。开发供需清单引才系统,开列高层次人才供给清单,运用大数据技术搜索人才,形成拥有万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信息库。今年以来,有1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线供需清单引才系统,筛选人才简历3500多个,匹配人才600多人次。

10月14日至25日,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分赴全国12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现场宣讲,为即将于11月9日举办的“高洽会”吸引约6000名“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意向参会。

开展“我为省会发展献一计”活动,组织全市各类专家人才,围绕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生态环境、民生建设等方面开展建言献计,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议800多条,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借鉴参考。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石家庄正倾心构建“4+4”现代产业格局,着力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四大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旅游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节能环保四大产业,石家庄正在敞开胸怀,汇聚蓬勃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为开创新时代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新局面不断注入强大动力。(记者 张静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