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新河县“扶贫小院”吸纳“弱劳力”就业促脱贫

2019-11-05 17:28: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11月4日电(记者曹国厂、齐雷杰)河北省新河县荆庄乡荆庄村的“扶贫小院”里暖意融融,这个临街小院约50平方米,十几个村民正在手工制作轻便简易的音乐生日蜡烛部件,其中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他们边干活边拉家常。

荆庄村6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光华说,他因哮喘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在“扶贫小院”加工生日蜡烛部件,每月可以挣500多元。

新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向国说,新河县以政府牵线搭桥,通过场地补贴、创业补贴、贴息贷款等激励措施,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服装加工、眼镜盒、蜡烛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在贫困村设立加工点,专门建立了50多个“扶贫车间”和“扶贫小院”,吸纳“弱劳力”或“半劳力”就业,这些工作对加工者没有时间要求和年龄限制,甚至可以带回家做活,采取比较灵活的计件工资,不出村就可以打工挣钱。

新河县埝城村已脱贫村民王啸在自己家中开办的“扶贫小院”,从事生日蜡烛加工,吸纳了本村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自己创业成功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贫困劳动力增收。

新河县干部认为,大力推进“扶贫车间”“扶贫小院”等建设,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热情,同时也为农村留守人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就业门路,带动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切实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此举可实现贫困户增收、村集体增益、微工厂增效、产业增强等一举四得。

据了解,“扶贫小院”“扶贫车间”等劳动密集型加工点实行来料加工、订单生产,贫困户从生产到销售几乎零风险,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时,“扶贫小院”“扶贫车间”盘活闲置校舍、厂房等集体资产、资源,有助于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壮大、多方面增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