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石家庄贫困户户均参与扶贫产业项目1.88个

2019-11-19 01:22: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项目 创新扶贫带贫增收机制

石家庄贫困户户均参与扶贫产业项目1.88个

日前,赞皇县许亭乡岭根底村68岁的村民武春校和老伴在自家果园算了一笔账:去年果树收入了将近6万元,今年苹果丰产,突破6万元肯定没问题。

“如果没有苹果产业,咱也不会有今天的生活,全村也不可能这么快全部脱了贫。”这两年,岭根底全村128户,家家户户都靠种苹果实现了增收。

在石家庄像岭根底村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类型的扶贫产业,逐步形成了樱桃、核桃、大枣、中药材、食用菌、蜂蜜、红薯等特色种养业、覆盖面广的家庭手工业、收益分配稳定的光伏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和电商产业。

围绕优势产业,石家庄不断创新扶贫带贫增收机制,通过发展扶贫产业项目,真正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

“核桃是利通商贸公司的,俺们为公司打工,只负责剥拣核桃仁。一斤核桃仁挣一块钱,一天能挣四五十元。”在赞皇县梁家湾村的精准扶贫微车间里,村民魏立丹一边分拣着核桃仁一边介绍,“家门口干活,不耽误照顾孩子,每月能挣1000多元,日子过得不紧巴了。”

像梁家湾村这样的精准扶贫微车间,赞皇县有47个。“除了以高于市场的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的核桃,还通过分散加工的形式,为贫困户等弱劳动能力的人群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乡亲实现增收致富。”赞皇县利通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立朋介绍,目前,该模式已辐射全县110多个行政村,带动1200余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

据介绍,除了赞皇、行唐等县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微车间扶贫模式,石家庄还探索形成了以灵寿县漫山花溪谷为代表的“景区+贫困户”扶贫模式,以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赞皇县原村土布为代表的“企业+微车间(家庭手工业扶贫点)+村委会+贫困户”扶贫模式,以及以石家庄好乡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益农信息社为代表的“电商+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等多种特色模式,并通过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各方良性互动、利益共享。

多种扶贫模式,让石家庄的扶贫产业覆盖面不断拓宽。“2018年,全市贫困户(含脱贫享受政策户)户均参与扶贫产业项目达1.88个,带动人均年增收729元。”石家庄市扶贫办主任赵永利说,今年,石家庄还将安排扶贫产业项目326个,涉及资金约5.77亿元,将进一步提高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比重。(记者董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