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完工

2019-12-01 22:25: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以水带绿 以绿养水 水清岸绿 河畅景美

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完工

坚决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

这是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的景色(无人机拍摄)。近年来,生态修复有效改善了滹沱河水质和生态环境。(资料片) 新华社发

河水清澈见底、河岸植被茂密。如今“高颜值”的滹沱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已成为石家庄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标志着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生态景观效益取得明显成效。

11月27日,记者从石家庄市水利局获悉,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自中华大街至藁城城区东,长42公里,已全部修复完工。该工程累计新建堤防31.9公里,疏浚河道42公里;新建生态绿道203公里,构成双线多环交通网络;新建溪流水面1680公顷,绿地5199公顷。

“为治理滹沱河水,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按照以水带绿、以绿养水的理念,打造生态河,构建滹沱河健康永续的河流生态系统。”石家庄市水利局办公室副主任杨东利说。

所谓“以水带绿”,是指通过水生态修复,保证滹沱河的水质水量,进而逐步改善河道沿岸生态环境,促进植被自然演替形成稳定的生境群落。也就是说,以水的生态环境的修复带动整个河道与沿线地区的发展,发挥滹沱河的生态引领作用。

记者在藁城区滹沱河周汉河湿地看到,由正定新区污水处理厂排出来的污水经过湿地净化,流向滹沱河的水体已得到明显改善。

“建设周汉河湿地就是滹沱河生态治理的一项重点工程。”杨东利说,简单讲,湿地的功能就是通过水系的生态恢复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实现雨洪控制、水质净化、水源涵养、地下水回补、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目标。

近年来,为提升水质生态修复,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大力实施滹沱河主河槽治理、河道疏浚和堤坝修筑,使其河道达到了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另一方面,做足“水”的文章。积极协调南水北调引江水和岗黄水库向滹沱河生态补水,自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底,共计补水9亿多立方米,河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与Ⅲ类左右,实现了兴水、景观、生态的叠加效应。

滹沱河两岸植被是滹沱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护河防洪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记者在太行大街到东三环北延线的滹沱河河道上看到,河岸两侧已装好浇水管道,园林局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栽植柳树苗。

“这个时候是冬植种树的较好时节,通过植物的固土、过滤、吸附作用,可以达到水土保持、生态涵养的目的。以绿养水,彼此循环促进,形成良好、稳定的生态格局,使滹沱河的生态系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石家庄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另外,修复工程还实行五级河长齐抓共管、专门管护单位运维、全程24小时视频监控,全年连续补水,这为形成“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滹沱河景观长廊,为改善省会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今的滹沱河已经成为市民运动、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据了解,生态修复工程分三期对滹沱河109公里进行生态修复。43公里的二期工程藁城城区东至深泽东界,正在加快推进。24公里三期工程黄壁庄水库至中华大街,计划明年启动实施。(记者苑立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