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雄安新区首次实施退耕还淀

2019-12-05 18:05:0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安新县东马村村民葛战国把自家的8亩地退了。“地不再种了,还原成湿地,淀面就扩大啦!”他期盼着回到小时候“抓鱼捞虾”的光景。

葛战国所说的“退耕还淀”,正是火热建设中的雄安新区退耕还淀还湿先行示范项目——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退耕还淀示范项目今年7月启动,分别位于府河入藻苲淀、孝义河入马棚淀、唐河入羊角淀的河口区域,总占地约16500亩。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将于明年主汛期前完工。

“府河、孝义河河口区的退耕还淀示范项目,将建成两个功能性生态湿地,为扩大淀泊水面、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白洋淀生态探路。”雄安集团生态公司退耕还淀示范项目负责人彭战旗说,退耕还淀是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关键措施之一。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表示,由于历史变迁,9条入淀河流大都断水多年,加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淀区水面不断减少,不少淀区成了耕地或鱼塘,以至于现有淀区水面不足200平方公里。只有将淀区水面逐步恢复至360平方公里左右,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6.5至7.0米,才能全面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到明年底,府河、孝义河河口区的退耕还淀还湿先行示范项目将成为华北地区规模和处理能力最大的功能性生态湿地,每天能净化入淀水4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天的污水排放量。

明年起,雄安新区将在主要子淀区进一步实施9万亩的大规模退耕还淀。结合生态补水,恢复生态水位,扩增淀泊水面,逐步恢复淀区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营造淀城和谐共融的特色景观。(记者原付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