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任县发现一清代碑刻 体现官员“甘棠之风”

2019-12-19 19:39: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8日电(记者白明山)记者从河北省任县文保部门获悉,文物工作者日前在任县西小东吴村发现了一通清代碑刻,碑文落款显示时间为清嘉庆二年(1797年)。

该石碑通体青石质地,高117.5厘米、宽49厘米、厚28厘米,方额、圆角,额题为“甘棠遗迹”。

由于年代久远,碑身部分文字残缺模糊,但大部分字迹还清晰可辨。碑文全名为“大名副使王宪司除民纳蓆碑记”,记载了当地由于织席生产税赋过重和苛政不公,从而导致民不聊生的境况。同时记载了村民诉请“仁明廉信”的大名副使王宪司为乡民革除税赋的经过,百姓仰慕王宪司的“甘棠之风”,故刻此碑为其善政颂歌。

邢台市文史专家张国勇介绍,此碑对于研究清代中期的土贡办纳情况提供了证据和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清代任县一带经济形态和百姓生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碑文记录了当地官员轻租减赋的施政之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