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弯弯滏阳河 悬帆映绿堤

2019-12-27 17:19: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5日电(记者郭雅茹)“滏阳河水弯又弯,弯弯曲曲绕邯郸,映出响堂呀景色秀,映出丛台好容颜……”近两年,一首《滏阳河水绕邯郸》在河北邯郸流行,唱出当地群众对“母亲河”的热爱。

唐代诗人岑参在《邯郸客舍歌》中用“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道出了河边秀美的风光与繁华。20世纪50年代中期,滏阳河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货船往返繁忙。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因气候变化及超采地下水等原因,滏阳河几近枯竭。邯郸市民韩冬红家住滏阳河的支流沁河北岸,据她回忆,过去因为水少,河道污染严重,垃圾、废水随意排放,即使炎炎夏日,沿岸居民家也是门窗紧闭。

为了恢复“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邯郸市从源头清理,关停利税大户彭楠焦化,治理沿河环境,取缔拆除水源地周边养殖场。渐渐地,河道治理效果显现。

河,能不能真正“活”起来,还在于有没有“活”水。南水北调水的到来,将这条北方河流唤醒。

5年前,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滏阳河上两艘26座中型游船满载游客,缓缓离开码头,穿桥涵、过龙湖、走船闸。这条已经停航40多年的北方河流又能行船了。

河北省水利厅的资料显示,5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向河北供水59亿多立方米,其中生态供水20亿立方米左右。2018年起,水利部和河北省政府联合启动了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河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同时利用引江水向其他河流生态补水。

滏阳河生态补水以来,有水河道长度达160公里,形成生态水面950万平方米,全面改善了滏阳河的水质水量,满足了主城区及各县区生态景观用水,滏阳河主城区以上段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水,个别时段已达Ⅱ类水,综合效益彰显。

2019年河北省扩大河湖补水范围,根据上游天然来水情况,统筹调度引江水、上游水库水和再生水,向唐河、沙河等19条河道实施生态补水。在18个县(市、区)对滹沱河、沙河、南拒马河等9条河流河段实施河道清理整治项目,开展河道内垃圾、障碍物、违章建筑清理,恢复河道通畅,修建增渗导流设施,为充分利用外调水、雨洪水回补地下水创造条件。

如今,天气晴朗的时候,坐上滏阳河游船,顺水而下,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岸边观水、嬉戏、钓鱼。“我居住的附近水岸两边,天好的时候,有打太极拳的,有围坐一圈下象棋的,还有咿咿呀呀吊嗓子的,特别幸福。”韩冬红说。

5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大幅提升了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城镇供水保证率,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超采态势,显著地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河北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