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津冀首批2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2019-12-27 17:21: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京津冀首批2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涉及住房公积金查询、律师证查询、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查询等

近日,记者从省政务服务办获悉,京津冀三地目前已实现住房公积金查询、律师证查询、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查询等首批20个事项“一网通办”,律师事务所变更合伙人备案、化妆品生产许可、医师执业注册、房地产估价机构备案新设立等38个事项实现异地可办。

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大力推进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近年来,三地就京津冀区域内政务服务通办事项、电子证照互认、旗舰店页面建设、京津冀协同监管等进行了多次交流。截至目前,“京津冀+雄安(3+1)”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线上线下服务框架已初步形成。用户线上申请办理事项,预审通过后直接转到统一受理,用户线下申请办理事项,由工作人员统一受理后分发给相应地区和部门,并在办理结束后反馈办理结果,实现跨地区线上线下联动办理。

据了解,自《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三地政务服务协同发展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地共同制定了《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推进“七个协同、一个支持”(顶层设计协同、服务事项协同、网上办理协同、线下办理协同、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社会信用体系协同、便民服务协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推动构建“京津冀+雄安(3+1)”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新格局;初步梳理确定《京津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建议清单》和《京津冀政务服务通办事项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清单》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事项“两个清单”,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共同研究制定了《京津冀全国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方案(2019—2023年)》和《京津冀区域协同社会信用标准框架合作协议》,在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信用科技实验室”,谋划开展京津冀全国守信激励合作共建试点。

据省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年底,我省将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河北省人口、法人、企业档案、企业资质、学位学历、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婚姻登记等信息共享,完善河北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库建设,整合信息数据资源,为京津冀的企业和群众提供信息查询、核验共享服务,减少办事群众材料提交数量,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记者解楚楚)

分享到: